精神分析理论论文(汇总13篇)

时间:2023-11-27 22:46:02 作者:薇儿

通过写作范本,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样本,希望可以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游戏理论之精神分析派系

派系是指这样一种行动者子集,派系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于外部来说有更加紧密的联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戏理论之精神分析派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游戏的发泄、补偿说

游戏能使儿童得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紧张、约束,为儿童提供一条安全的途径来发泄情感,减少忧虑,发展自我力量,以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冲动和欲望,使心理得到补偿。

2.游戏的动机是唯乐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受愉快原则支配的,表现为游戏能满足幼儿的愿望,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中由于愿望的满足和痛苦的消失而获得情感上的快乐。儿童游戏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幼儿的愿望就是快快长成大人,做大人所能做的事情,这种愿望只有在游戏中才能实现。幼儿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活动,“开医院”,当医生;“过家家”,当爸爸妈妈;“开汽车”当司机等,正是这种愿望的反映。幼儿通过游戏模仿成人的活动,扮演成人的角色,使幼儿想当成人,想做成人的事的愿望得到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的对立面不是严肃的工作,而是现实真实的东西。游戏使儿童从紧张状态和事实的约束力中解脱出来,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发泄不可接受的、常常是放肆的、冲动的、情景的安全岛,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因此,他认为游戏并非总是和愉快的体验联系在一起,有时在游戏中重复那种不愉快的体验,不愉快的体验也往往成为儿童游戏的主题。使自己由现实被动的承受者转变为游戏中主动的执行者,这是另一种唯乐原则的体现。在游戏中,儿童重复在现实生活中给他们巨大影响的每一件事,并且发现这些影响的力量,使他们成为环境的主宰者。如医生给幼儿打针,这些动作使幼儿感到疼痛、可怕,产生不愉快的体验,通过给布娃娃或同伴打针的游戏幼儿消除了紧张、不愉快的体验,逐渐地从游戏中得到快乐。实际上,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满、不愉快的体验是无法发泄的,他不能对医生或妈妈施加报复,只有把这种体验变成游戏,通过游戏活动把愤怒和不满发泄在布娃娃或同伴身上,减少自己的紧张、痛苦和忧虑,从中获得愉快。抢到饭勺的宝宝用小勺吃饭,体验着对饭勺控制的快乐,同时发泄了被成人强行喂饭的不满。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这是一种“转向报复”,是一种“强迫重复”现象。在游戏中重复那些不愉快的体验,并把不愉快的体验转嫁到了别人身上,为自己泄了愤、报了仇,使自己由被动承受者转变为主动执行者,并向自信和愉快的情感过渡。

3.游戏的时期是短暂的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通过游戏自由地表现他们愿望的时期是短暂的,随着与自我发展相联系的理性思维过程的开始而结束,批判性能力或理性的因素的加强束缚了游戏的发展。随着自我的发展,那种愉快的但又不能接受的伊底即本我的愿望,其直接的象征表达方式不再可能了,而自我则表现为诙谐和玩笑形式,或从事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这种艺术活动是寻求表达相同的愿望并得到原先在游戏中得到的快乐。自我可以在较为现实的和社会可接受的活动中获得发展,游戏逐渐被艺术活动替代了。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从积极的方面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机能,是一种身体的过程与社会性的过程同步的企图,游戏可以降低焦虑,使愿望得到补偿性的满足。

埃里克森着重研究了游戏的心理社会发展的顺序,他把游戏当作系列未被展开的心理社会关系加以探讨,他提出了三个阶段:1、自我宇宙阶段,婴儿以自己的身体为宇宙,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探索活动的中心,语言被一遍遍地重复,儿童试图重复或重新体验各种动觉和感知觉。第二时期,探索活动逐渐扩大到他人和客体,婴儿的着眼点仍然是欲望的快乐,他试图用不同的语音和喊叫来验证自己对母亲出现的影响效果。2、微观阶段,学步儿用小型玩具来表现主题,学会在微观水平上操纵和驾驭世界。3、宏观阶段,儿童与他人共享这个世界,这一阶段的儿童起初把其他儿童当成客体来联系,以后逐渐发展为合作性的角色游戏。

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所采用的形式是随着心理社会问题和自我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的。把游戏与人格发展联系起来,突出了游戏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心理性欲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游戏可以帮助自我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协调和整合。游戏的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格的发展而不同,游戏帮助儿童人格从一个阶段转向另一个阶段发展,游戏着的儿童不断进入掌握的新阶段。

阶段一:0~1.5岁,亲子游戏时期。

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到身体的康宁,感到了安全,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种基本信任感。反之,如果父母的信心不足,或育儿方式有缺陷,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的定向。基本的信任或不信任是新的社会成员形成的对社会的最初的态度,它将影响到以后的发展,决定着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倾向。信任人的孩子变成值得信赖而又信任人的成人,多疑的孩子长大成人时则不信任别人。埃里克森认为,良好的母子关系是产生信任感的基础。游戏对于母子关系的形成和信任感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阶段母子互相凝视,母亲带着亲善、关爱的表情注视婴儿,婴儿注视着母亲,这种注视的眼神不仅传递着爱的信息,也带着游戏性的鼓励。

阶段二:1.5~3岁,练习性游戏时期。

这一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人格主要表现为必须解决生物社会性危机,必须掌握对排泄器官的肌肉控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信,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产生一种自主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将形成羞怯与怀疑的态度。儿童通过游戏表现内心冲突和焦虑,通过游戏缓和、平衡内心矛盾。在游戏中,儿童认识了自己的力量和意志,从而产生自信,发展了自主性。游戏开始在儿童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它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岛,在自己制定的内心法则的范围内发展自主性,克服羞怯与疑虑。

阶段三:3~6岁,角色扮演游戏时期。

游戏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这一阶段也称游戏期。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在可能性的范围内定向,通过对同性父母的角色自居,小男孩扮演爸爸、小女孩扮演妈妈,在想象的角色扮演中,逐步发展起新的自我约束的形式。在人格上打上男子汉或妇人气的烙印,获得主动性的发展,并能主动制定计划,努力实现目标。幼儿通过在游戏中表现内心冲突和焦虑,扮演角色,使危机得到缓和并且使前一阶段发展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得到解决。

埃里克森经过严密、精确的.统计研究发现,儿童在游戏中存在性别差异。年幼的男孩建造涉及积极性主题的直立的建筑物,而女孩的创作物则由静态主题的围栏物构成;在材料的使用上,男孩喜欢用积木,而女孩不用或少用积木,只是用家具来布置室内环境;游戏内容上,女孩主要反映与家庭生活内部有关的情节,而男孩则更倾向于反映户外的运动性活动。埃里克森的研究方法已由典型的精神分析向数据统计方法过渡,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促进了游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儿童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精神分析学派感兴趣的问题。他们认为,关于在游戏中模仿什么人和什么事件,儿童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如果没有情感内驱力,也就没有模仿。角色和情景的选择建立在由游戏主题引起的特殊的动力和动机的基础之上。佩勒分析了儿童在游戏中经常选择的特殊角色和人物,并讨论了其选择背后的动机,丰富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

佩勒认为,儿童对于角色的选择,基于他对于某个角色的感情,游戏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对角色的选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他通过观察发现,儿童扮演的角色一般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依据他们对一个特定人物的热爱、钦佩、敬重的感情,喜欢模仿他们热爱和敬佩的人,尤其是成人,以满足他们快快长大,像成人一样的愿望得到满足。

第二类:依据他们对一个人的恐惧或愤怒等感情。儿童常扮演引起他们恐惧的那些人或事物。试图体验与那些人有关的焦虑,以帮助儿童征服恐惧。

第三类:儿童喜欢扮演那些不合身份、低于身份的角色,这样可以让儿童在游戏的安全范围内回顾并且尽情享受那些对他们来说不可能再获得的“小儿时”的快乐,并且在游戏这个“安全岛”中做自己想做而现实生活又不允许做的事情。

佩勒还从发展的角度描述了儿童性别心理发展阶段中的儿童游戏的结构的变化。每一阶段心理性欲发展的矛盾冲突不同,游戏内容也不同。

第一阶段,孩子的焦虑主要集中在与机体有关的挫折方面,这种焦虑反映在游戏中,表现玩弄身体某部分的独自游戏。

第二阶段(前恋母阶段),孩子的焦虑主要是失去母亲——食物的来源的潜在焦虑。这一阶段,孩子开始与母亲游戏,孩子游戏的主题是“我能够做那些妈妈对我做的事情”。

第三阶段(恋母冲突阶段),孩子在游戏中扮演成人的角色,试图补偿他们无法与成人相匹敌的无能的地位,在环境中占主导地位。

第四阶段(后恋母阶段),孩子通过与伙伴共同参与的规则游戏,从外部的超我形象中获得了独立。这种游戏的作用在于创造一种自我控制的社会秩序,通过严格认真地执行游戏的规则,可以从外部的超我形象中获得自由。

佩勒关于心理性别发展问题如何影响儿童游戏结构的讨论极大地扩大和丰富了弗洛伊德的游戏思想。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具有宣泄敌意和报复冲动的功能,如果人身上的焦虑、问题不宣泄出来,就会形成病症,伤害个体健康。因此,弗洛伊德专门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对儿童则采取游戏治疗的方式。门宁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这一思想,强调游戏的益处在于宣泄和降低焦虑。游戏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为释放被抑制的攻击性提供了机会。门宁格突出了游戏对减低被抑制的过分冲动的价值。他认为人身上天生存在着一种本能的攻击性驱力,此驱力不断寻求表现,如果在哪里被否定,就会在哪里形成病症。因此,为了发泄这种攻击性的驱力,必须找到一个合法的、为社会所允许的途径,游戏正是这种发泄的合法途径。因此,儿童玩攻击性或侵犯性的游戏可以降低攻击性行为。但一些理论家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攻击性游戏刺激并提高了攻击性行为。

由于精神分析学派发端于精神病学,而非发端于心理学,所以这一学派关于游戏的理论,带有明显的临床诊断的色彩。精神分析学派以分析游戏个案为主,注重各种不同类型的、个人的游戏,而且这些游戏只是个别儿童在某段时间内玩的游戏,因而缺乏普遍代表性。对于游戏原因的解释方面也有主观臆断之嫌,由于过分强调“性”的作用,强调个体的生物性而忽略了社会性,使其游戏理论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尽管如此,精神分析学派对于游戏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这对人们重视儿童早期的发展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精神分析学派尤其强调游戏具有满足幼儿的欲望,发泄愤怒,减少焦虑,抒发情感,缓和心理紧张,发展自我力量的功能。这一观点对于人们重视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具有重要启示。精神分析学派把游戏的研究与心理发展的理论联系起来,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重视想象性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极大。另外,精神分析学派对儿童进行游戏治疗已成为一般性的临床业务,把游戏作为一种评价工具来使用,已成为公认的对儿童情绪状况进行精神病理诊断的方法,使得游戏治疗手段和方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促进了儿童游戏的研究。同时,精神分析学派在研究游戏时将统计方法的引入,对游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也起了促进作用。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游戏的动机是唯乐原则,游戏的时期是短暂的。

2、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

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4、游戏的唤醒理论。

另一个新的分析学科是流形上的分析,一般认为它在20世纪中期才形成独立分支。它研究定义在流形上的函数,而流形上一般没有统一坐标。

只在每点存在与欧氏空间中的开集同胚的邻域,因此,流形上的局部分析与经典的欧氏空间的分析相仿,整体分析则复杂得多,流形上的分析指的就是后者。

学科分支:写满公式的纸。

分析学的诸多经典分支,或分析学各学科的经典部分中,数学分析、单复变函数论和实变函数论具有基础性质,它们全面研究所论函数的基本性态。

除此以外,它的大多数分支主要从某个侧面去研究函数。例如,调和分析主要研究函数用傅里叶级数(或傅里叶变换)表示的问题,并利用这种表示去研究函数的性态。事实证明,这是研究函数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它的思想和方法在许多数学分支中用到。

以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为代表,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游戏问题的现代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表现受社会规范压抑的原始冲动和欲望的合法途径,游戏可以使儿童以自己能够掌握的方式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有利于形成健康的自我。

精神分析理论培训心得体会

在人类历史上,精神分析一直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拥有广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精神分析的重要性,并开始参加精神分析理论培训。我也是其中一员,通过参加精神分析理论培训,我认为我的观点、理解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都是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的。

第二段:培训过程的体验。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方面是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采用的是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员的思路不仅得到了开拓,还能够够逐渐接受这个领域的深层次概念和理论。比如老师会用案例来帮助学生学习理论,有时候会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分析一个案例。这样学员不仅可以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能够通过这些交流更好地掌握他们将来需要用到的技能。

第三段:对培训的评价。

我认为这次精神分析理论培训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培训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精神分析领域的概念和理论。正如老师所说的,“精神分析理论并不是一种静态的、已经成型的东西,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领域。”因此,我更加意识到了学习精神分析的重要性,也对未来在这个领域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第四段: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这次精神分析理论的培训,我在实践中的表现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现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们的行为,也能够更好地帮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在我的工作中,我发现这些新知识和技能非常有用,尤其是对于那些同事、孩子或朋友有心理问题的时候。

第五段:结论。

总的来说,这次精神分析理论培训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并让我对此领域的了解更深入。此外,这种方法也使得我的反思、洞察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加强。我深深地感谢这次培训的机会,因为它不仅让我了解了精神分析理论,还帮助我更好地处理我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石坝现状的分析管理论文

现代碾压面板堆石坝具有工程量小﹑工期短﹑造价低等优点,已成为坝型选择的主要类型之一,在我国已成大规模推广的趋势。国内已建成的有关门山、柯柯亚、成屏、西北口、天生桥面板堆石坝等十余座,正在规划设计的有10余座,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20世纪50年代以前设计的堆石坝一般是不计算坝体应力应变的,但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坝体的日益增高,同时在一些坝体中发现裂缝,坝体应力应变计算才逐步为人们所重视。

从“七五”科技攻关开始,国内专家用不同的计算模型,考虑面板受力特点,采用相应的参数,对高面板坝进行二维、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这种坝主要凭经验设计。由于堆石体材料特性十分复杂,有限元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值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见,在这方面尚有许多研究工作有待开展。

2.堆石体材料的本构关系。

堆石体的本构关系表达了堆石体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它无疑对应力应变的计算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目前建立堆石体本构关系往往基于已有模型,再针对堆石的力学特性确定甚至调整本构关系中各种材料参数。面板坝有限元计算时常采用非线性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

2.1非线性弹性模型。

非线性弹性模型包括邓肯模型、内勒模型、修正邓肯模型和邓肯模型等。这些模型最初是针对土、砂等一类材料在常规三轴试验基础上提出的,仅适用于二维分析计算,其中计算结果和已建坝实测结果较为符合的是邓肯e-b模型和内勒模型[7]。

2.1.1邓肯模型[1][8]。

式中,为凝聚力;为初始弹模;为破坏比,是破坏时主应力差和应力应变双曲线的渐近线的纵坐标的比值,即/;为内摩擦角,对于粗粒土假定是的函数,即,式中和为试验参数,大气压(下同)。

詹布(janbu)据试验指出初始弹模和侧限压力有如下关系:式中、为两个由试验确定的参数。

相应于卸荷再加荷情况的切线弹模为,按下式计算式中、是由试验确定的两个参数,一般较为大。

1980年,邓肯(duncan)提出切线体积模量的计算式式中、为试验常数。

体模相当于修正邓肯模型中的.,考虑到只能在之间变化,故有限元计算中应限定在范围内,否则得不到合理计算结果。

平面应变条件下邓肯模型的增量型本构关系为式中、为法向应力增量;为剪应力增量;、为法向应变增量;为剪应变增量。

邓肯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不能反映压缩与剪切的交叉影响;不能反映各向异性;不能反映加荷卸荷对的变化;不能反映中主应力对强度指标的影响等。但总的来说,该模型反映了堆石体变形的主要规律。它反映了非线性;用于增量计算时,能反映应力路径对变形的影响;通过与的差别部分体现了加荷卸荷对变形的影响;通过假定是的函数,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高固结压力的影响。再加上该模型简便直观,概念明确,并积累了相当多的应用经验,因此目前被工程设计人员广泛使用。

2.1.2内勒模型[7]。

内勒非线性弹性模型是模型中较为简单的一种,模型参数容易由常规三轴试验确定。内勒(naylor)认为土的切线体积变形模量随侧限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土的切线剪切模量随剪应力的增加而减小,在破坏时变为零。因此切线体积变形模量为切线剪切模量为内勒非线性弹性模型在面板坝有限元分析中较少采用。

2.2弹塑性模型[4]。

弹塑性模型把总的变形分成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部分,前者用虎克定律计算,后者用塑性理论求解。南京水科院1987年提出了用于堆石体的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一般称为南水模型。该模型可以反映应力引起的各向异性和堆石的剪缩特性,在理论方面有其优越性。但限于试验设备,该模型中某些参数如、、较难从试验中得到,因此尚未进入工程实用阶段。

3.非线性有限元求解方法[1][6]。

一般来说,求解方法有迭代法和增量法两种,较为常用的是增量法。用增量法计算时,荷载逐级递增,可以模拟施工过程,计算结果也符合观测结果。以邓肯模型为例,假设现进行第级加荷计算,按中点增量法其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前一级应力全量确定弹性常数和,并形成刚度矩阵;

[2]加本级荷载增量的一半于结构,用下式求位移增量:

并计算应力和应变增量,进而累计求得应力全量,据此计算;

[3]施加全荷,求位移增量:

相应地可求出应力应变增量,累计则可得位移和应力应变全量;

重复上述步骤,可得各级荷载增量下的解答。

还有一个问题,即新填筑层各单元初始应力状态是,如果以此计算,则切线弹模,就无法进行计算。克拉夫(clough)等人将新填土层视为重液体处理,即(为单元形心距土表的距离,为填土容重)。目前较为常用的处理方法式计算是引入侧压力系数,即。事实上,新填土层经过反复碾压,可视为超固结土,可取前期预固压力(视碾压轻重可取mpa)。

4.算例。

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位于红水河上游南盘江干流,坝高178m,上游坝坡。

1∶1.4,下游坝坡1∶1.29。按平面应变问题计算。

4.1单元剖分和计算参数。

面板顶厚0.3,底厚为0.9m,沿面板厚度方向剖分一层单元,沿坝高分20层,共剖分500个单元,1486个节点。其中堆石单元459个,面板单元20个,接触面单元20个,趾板单元1个。单元形态为等参元计算采用中点增量法,按20级加荷方式进行,每级荷载又分三次施加。这样相当于按60级加荷计算,但又比剖分60层的情况节省计算时间。

混凝土面板和趾板采用线弹性模型,=18000mpa,=0.167。

堆石各分区对应于模型的计算参数见表1。

4.2计算成果。

从面板坝有限元的计算结果来看,依据不同模型所得的应力结果是比较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位移的大小和分布。而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也更关心位移的大小和分布。

图2和图3分别为竣工时铅直和水平位移等值线图。最大铅直位移为2.35m,约位于1/2坝高处;最大水平位移:上游为0.58m,下游为1.03m,参见图2。

5.计算结果和实测值的比较分析。

除本文算例的计算结果外,还将引用文献[3]和文献[4]对天生桥一级面板坝的计算结果,来主要说明邓肯模型和弹塑性模型在计算结果上的差异。

天生桥一级面板坝坝体变形观测,沉降观测结果规律性强,十分可信;水平位移的观测结果,国内外专家尚有不同看法。因此,下文主要针对铅直位移进行讨论。

表2天生桥一级面板坝有限元位移计算结果。

竣工时最大铅直位移的观测值为3.06m,约为坝高的1.72%,是同类型坝中沉降量较大的。从数值上看,邓肯模型计算的最大铅值位移在2.3m左右,和南水模型的计算结果1.34m相比,和实测值较为接近,但仍相差0.76m,究其原因,一是计算不能考虑实际施工状况对沉降的影响,二是按邓肯模型计算时没有考虑堆石体流变引起的沉降。

南水模型由于可以考虑堆石体的剪缩特性,计算的铅值和水平位移都较小。

虽然无可靠的实测水平位移以资比较,一般认为依据南水模型计算的水平位移较为可靠,而邓肯模型计算的水平位移一般偏大。另外,依据南水模型计算的位移的分布规律较模型更符合实际观测[3][4]。

虽然设计面板坝时更关心面板、周边缝、伸缩缝,止水的变位与位移,但基本变位是堆石体的变位,它对其他构件的变位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以堆石体变位来评价模型应该是较为合适的。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两个模型都存在不足之处,面板坝有限元分析还有待深入研究。

6面板坝有限元分析的展望[2]。

a.今后一段时间内,简单实用、概念明确的模型仍占主导地位。而计算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和实际相符,不仅取决于模型本身,也取决于模型参数测定的准确程度。以模型为例,该模型涉及七个参数,任何参数偏离都会造成计算结果的变动。鉴于此,有必要在参数测定方面作深入研究,研制新的大型三轴试验仪,发展原位试验技术等。

b.应该承认,现存的本构关系在描述堆石体真实特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是远远不够。无论是非线性模型还是弹塑性模型,都是在连续性假设基础上从宏观的唯象的角度描述堆石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实际上,堆石体可被视为多种材料组成的多孔介质,不连续性为其主要特征。因此,要深刻揭示堆石体的应力应变规律,就必然要开展堆石材料的微观研究,并力图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理论,提出新模型。

c.面板坝从勘测、设计、试验研究到施工的各个阶段无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计算结果和观测值完全相符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在计算中考虑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则会有效改善计算结果。考虑不确定因素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随机有限元,一时采用模糊有限元。对于坝工而言,要准确得到不确定量的随机分布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建议将不确定量按模糊量处理,采用模糊有限元作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仍为模糊量,这也符合一般的工程经验。

d.采用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如离散元法、流形元法。

参考文献。

[1]钱家欢、殷宗泽,土工原理与计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何广讷,土工的若干新理论研究与应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会议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

[4]章为民、沈珠江,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水利学报,1991(4)。

[5]许仲生,天生桥一级水电站面板坝坝体变形特征,水力发电,(3)。

[6]陈慧远,土石坝有限元分析,河海大学出版社,1987。

[7]顾淦臣、黄金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堆石本构模型与应力变形分析,水力发电学报,1991(1)。

[8]李鸿寿,横山土石坝扩建的构造和应力变形分析,水力发电学报,(3)。

精神分析理论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在职的心理咨询师,我一直觉得学习和不断进修是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必经之路。最近,我参加了一次精神分析理论培训,并获得了许多收获与启示。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心理疾病的本质。

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学习中,首要的内容是心理疾病的本质。我们被告知,心理疾病不是人们天生的“缺陷”,而是在生活中受到各种冲突、压抑和不满造成的。这些问题潜藏于人的潜意识之中,并通过种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情感疾病、焦虑、抑郁等。这些情绪往往被忽视,导致人们逐渐脱离了本质自我,并且无法摆脱心理困扰。因此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我们需要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和价值意识,并学习如何探究并疏导他们的内心压抑。

第二段:心理探究的方法。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心理探究的方法是唯一途径。这个方法的核心是听,让病人与专业心理咨询师构建起精神互动,共同探索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通过询问正确的问题引导他们去回忆和解决问题,并解释他们的情绪、信念和想法在心理疾病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中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心理咨询师需要耐心和积极主动的沟通技巧,从而激发病人情感的感知和思维的逻辑性。

第三段:解决心理冲突。

精神分析理论在解决心理冲突方面提出了一种重要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治疗师需要与实议病人建立信任关系,积极倾听和理解实议病人的情况。通过心理适应的方法,治疗师和实议病人能够更好地识别并发现与其目前状况相关的心理冲突,从而返回并处理这些问题,进而得到更好的治疗和疗效。这种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精神咨询师以及实议病人的合作,获得更具体、准确的治疗和改善。它也为病人提供了更积极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度过长期的冲突和艰难的情绪。

第四段:分析内在过程。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的规律是通过分析内在的过程,解释自身各类问题,掌握最适合自己的技巧和方案。因此,在精神分析培训中,我们必须做到深入掌握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并理解潜意识处理情感的方式,从而准确地分析内在过程。在日后工作中,我们要以精神分析理论为主要思维、方法,对病人进行个性化解读和疏导,解决他们个性化的心理问题,并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五段:总结。

总之,通过这次精神分析理论培训,我得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精神分析理论,增强了对病人情感问题的敏锐性,为我打开了治疗的思维方式和企图心。尽管精神分析理论的学习是一条漫长而有时困难的道路,但对于帮助病人提高神经精力和内在认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精神科护理论文

一、见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了解精神病人的症状,切身体验精神病人的痛苦,让大家树立了一种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改变一直以来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同时将所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

二、见习任务:

与不同特点的精神病人交谈,了解他们的病史、病因和症状并做好记录。

三、见习时间:

xx年4月9日和23日。

四、见习地点:

xx省人民医院精神科。

五、见习内容及感想:

白衣天使,好像离我很远,而当我踏入医院的那一刻,她又无限的接近我。

在见习期间看了很多的病人,觉得,病人们在不发病的时候,都十分地友善,而且可以较为正常的交谈,不加以注意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是精神病患者。

医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与病人进行沟通,从中得到一些信息,对病人的病因进行深入地剖析,辅助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男病区,我们一行人深入地了解了两个病例,都属于精神分裂症。

第一个年轻人才20出头,看上去阳光而且冲满活力,但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加之在家里时常独自看《越王勾践》,不久就沉浸在剧情中,以为自己就是越王,有种拯救**的责任,有时出现幻觉,突然话变得极其多,做一些让人费解的事来,近来病情一下子加重,家人就将其送来,在住院的这10来天,他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在与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他说起话来那真可谓是滔滔不绝呀,无论我们问他什么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当时就想,这是超级演说家呀!

第二位也是一个20左右的瘦小伙,他患病已经有十年之久了,断断续续进精神病院3次,属于复发精神病。与第一位相比,他的思维显得就要混乱得多,一会和李宗仁玩,一会又当土匪抢机关枪去美国,一会又成了剿······嘴里还是不是的冒出粗言粗语,在开始的时候我们似乎没有和他建立很好的信任关系,以致在谈话过程中他一直遮遮掩掩,他的童年生活不是很美满,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不是很好,而且他有精神病家族史。

在女病区,我们见到的主要是抑郁躁狂双相障碍患者。

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位,一个是黄石市财政局副局长,也许是因为她的特殊身份吧,我们都喜欢围着她问东问西的,她告诉我们很多她的'人生经历,从中我觉得这不是医患在聊天,而更像是长辈对晚辈的教导和忠告,她患病的时间也比较长,主要原因在我看来是家庭不幸福,办公室官场上的女强人在处理自己的感情问题时就不怎么高明了,丈夫对自己不忠让她极度悲伤,离婚之后和儿子一起生活,虽然与丈夫分开,但有时因为公事两人还是会见面,每次见面之后她的心情就很低落,回到家就摔东西,家里人受不了她这样的变化,短时间内即可判若两人,就将其送来医院疗养。与我们交谈中,她高贵的气质和非凡的谈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知性女性在生活得压力下依然不得不顽强的勇气,她的痛苦我们在场的人都深深地体味到了,真心地希望她能在出院后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词典理论分析的论文

论文摘要:从现代主义谈起,把西方建筑理论的发展与社会、文化角度相结合分析,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及成因,指明了解构主义建筑活动的特点。

论文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理论,建筑文化。

1历史的演变。

1977年,英国着名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在他的一本着作中宣布:“现代建筑(指“现代主义”建筑)在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死去”,其所取的主要标志就是帕鲁伊特·伊戈(pruitt—igoe)住宅区的几栋住宅楼在那个时间被炸毁。

帕鲁伊特·伊戈住宅区是着名的美籍日裔建筑师山崎实的作品,该住宅完全是按照“现代主义”的“科学”理论设计的,曾获美国建筑协会(aia)的奖励。但是,这些“科学”和荣誉并没有让它们的住户满意,他们憎恶它、诅咒它、破坏它,并最终迫使政府给予它“慈悲的一击”,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些住宅既然是如此的“科学”和“优秀”,为什么会让使用者如此的不满意呢?原来,现代主义“科学”的指标、功能理论等是在剔除了人们具体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家庭成员组成、个人兴趣爱好等具体内容后,根据“纯粹”的生理意义上的“人”的物理“需求”来制定的,而且还将人们的生活“规定”得十分明确,没有改变的余地。这样的住宅实际上根本未考虑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在美国这个住宅已经不紧张的国度里,它被拒绝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这确实有些滑稽,打破了古典教条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将西方城市建筑进行了一次翻天复地的革命,但当人们想要欢呼现代主义的胜利时,却发现自己又陷入了另一个教条中,被尊为真理的现代主义刹那间变得面目可憎,“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似的道德说教所吓唬住了”,人们开始研究如何人性化地进行设计,后现代运动在西方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这其中以威尼斯学派为反思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思想策源地,塔夫里(tafuri)在他1973年出版的《建筑与乌托邦》及80年代出版的《领域与迷宫》两本书中,探讨了一种针对现代建筑和城市所置身的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结构体系的意识形态的批评,他回顾了自启蒙运动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和中产阶级文明文化发展的过程,并指出现代建筑和规划所持的乌托邦和先锋立场,表面上试图与这种文化相抗争,但事实上不得不屈从于它。在先锋摧毁传统价值观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进程和一种不断推进的理性化正日益壮大。像柯布那样的现代主义者所追求的,通过提供一套物质的形态(建筑与城市设计)可以指导人们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指明方向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塔夫里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悲观色彩,虽然他并没有为未来指明方向,但是他将人们对现代主义城市和建筑的认识引向纯专业领域之外进行反思,从这点来看,他的理论在今天所起的作用仍然意义重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筑理论在吸取其他学科丰富成果的同时,也在各方面发展着自己,在社会需求如此多样化的时代,理论也变得专门化起来。同时,自然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短缺越来越威胁到人类生存状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这也是对后现代建筑只注重纯形式和哲学思辨的批判,对建筑师更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强调,应该说此时的建筑理论是应该向着严肃的方向发展的。

2文化作用。

当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指美国和西欧国家)已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真正的自然已消失,整个世界已不同以往,成为一个完全人文化了的世界,“文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第二自然,世界整个地被知识化、话语化了,现代化就好比是把“自然”建构成“文化”,而后现代则是把文化到文化进行重构,将现代主义所坚持的打破然后重立。

传统的审美规律在很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了,社会生活环境赋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选择压力。正如德国建筑评论家威廉·克劳泽尔在论述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时给人们的忠告:“建筑师倾向于根据视觉规则理论来组织环境……由于它赖以存在的假设条件已经改变,传统的视觉规则理论已不再真实可靠,曾经在建筑形体中建立起来的视觉和谐模式将不再重现。”在新的社会环境要求下,涉及不同环境层面的综合体系的新理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这里,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阐明建筑文化观念的演进机制。建筑学的发展轨迹是非线性的。用完形心理学对建筑风格的研究强烈地表明了这一点。古典建筑以构件精细取胜,忽略虚实、阴影等完形因素;现代建筑则从整体完形出发,忽略门、窗、柱等细部的表现。当代的解构建筑学说则将整体完形打散,后现代建筑则将细部装饰重新拾起,甚至加以分解突出表现。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再到“后现代建筑”,建筑文化呈现出跳跃发展的趋势,而且带有明显的“返祖”现象,这是建筑文化的广义进化特性。

3形式和功能。

形式和功能未必一定对抗,形式也不一定要服从功能,形式有时就是功能,而有些功能就是形式。对形的不断创新与追求,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历史学家在划分世界文明发展史时,把用审美观念建造建筑与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准。距今五千年以上的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亚述、巴格达古城遗迹不正是被认为人类文明的起点吗?否则,蜗牛的壳、蜜蜂的巢、熊窝、由人工建造的简陋的猪圈、马厩、输油管道、涵洞等,就是最纯粹的现代建筑理念了。因为它的形都是从功能出发而形成的。人类文明最根本的灵魂就是创造,岩画、图腾、原始建筑的装饰、彩陶、音乐、舞蹈,这都是人类走向文明的特征。一旦温饱基本满足后,人类精神、感情的需要便大于物质需要。

当代的人类社会更是如此。这些感情的创造物便是艺术。艺术的触角无所不至,建筑能抵制吗?能抵制得住吗?不能分割“用”与“形”,它们都可能是建造的目的。形与用可以互相转化位置,形与用都重要,对形的创造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些基本观念和现代主义的形式与功能比较则更具有混沌、复杂、矛盾的特点,但它更接近于实际,更容易描绘建筑行为的瞬间,这便是当代建筑观的另一种趋势。

4理论和实践。

总结、概括甚至提升的理论兴趣;相反,具体的建筑创作以及对创作结果的探讨,长久以来占据着研究上的主题优势,成为学科中主要的日常研究内容。由此,理论研究便散落在各个分化的专业关注点之中,而这些关注点仅在某程度上有所联系,研究的目标也着重于创作的发展和形态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无论是建筑理论研究还是建筑学整体学科,现今状况和发展前景中都隐含了某些简单化的错误倾向,或者说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为的简单性。理论着作通常无力提出一套协调透彻的完整成果以回答,诸如:“建筑的本质的科学界定”、“建筑活动的社会构成”或者“建筑的社会意义何在?”等等此类的问题。在如今理论发展现状中普遍存在着简单化倾向,在认识和方法上缺乏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那么这样一种建议就只能生发出一番窘迫不安的骚动。

解构主义建筑活动向传统的以及现代运动以来公认的建筑创作原则及规范“质疑”。这种“质疑”反映出解构主义建筑活动与以往建筑活动的本质区别。1)“质疑”不同于“否定”和“排斥”,它规定了解构主义建筑活动的非排他性,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的建筑观念相比,这种以非排他性为特征的创作思想,意味着新一代建筑师对建筑活动复杂性的理解、重视和肯定;2)“质疑”与“再次肯定”形成鲜明的对照,它力图发现古典形式美以外的东西,发现创作思路的非理性、非逻辑的成分,发现建筑中非文化的、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形式,与后现代主义建筑活动相比较,解构主义更富有自觉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两点可以说是今后西方建筑理论会一直遵循的方向。

5结语。

20世纪是迄今以来西方建筑史上最辉煌的一个世纪,不过同样的,也是令人茫然的一个世纪。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世纪会在西方的土地上留下如此纷繁的建筑,从风格上来说,20世纪的西方建筑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多元主义的过程,今天人们在西方城市中已经找不到一种可以统治一切的建筑风格了。各种建筑都有其存在的土壤,都能展现出不同于西方古典形式美以外的东西。从对建筑的认识到关系具体的建筑方法的建筑理论同样庞杂,在文中所能见到的趋势就无法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因为建筑理论本身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它注定是被社会这只大手所操纵的。

精神科护理论文

1、对所有病人的身体状况、病情、主要用药都要有一定了解,对睡眠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有预感性。

3、与医生做好沟通,及时反应病情变化、“清醒”地执行医嘱;

4、重点病人的护理:睡姿、防护、观察生命体征和引流搐等;

2、做好解释、安慰和心里支持工作;

3、重视自身的睡眠;勿误导患者。

三、护理文书相关问题中的病情记录常见缺陷。

欠具体:如护理记录为“已认真检测心率、心律”,但没有具体的心率值和心跳节律的记录。

用词不当:如“未见抽搐行为”。“情绪不协调”。

抄袭检查结果没有护理意义:有时还抄错,例如:心电图报告非特意性st―t异常,护士写成“特意性st―t异常”。

语句组织欠妥,造成错误意思:“仍有饮酒欲望,按医嘱予凯西来利血生,沙肝醇等药治疗”。

欠全面:记录中有防压疮护理,但没有写皮肤情况。

病情观察无连惯性:例如;一些药物不良反映、腹痛、咽痛等情况,无跟踪记录。

护理措施不彻实际:例如“四肢肌张力高,已瞩病者放松”。患者便秘写:“瞩多饮水”,建议改为“督促病人多喝开水,或瞩陪护予多喂开水”。

自暴滥用约束:例如:“病者主诉没有不适,已告知医生,未见三防行为,按医嘱予2条短带保护性约束”。保护性约束没有医嘱,解除约束后,未停医嘱。保护性约束病人无跟踪记录。

语句欠条理,表达不清楚:例如“三脂偏高,戒糖饮食”。

特殊病情没有交班:例如:病人空腹血糖2.2mmol/l,没有交班。

记录用方言:如:“烂饭”。

在疾病高峰期,护理措施为向病人讲解相关精神病知识,不适宜。

护理记录过期、留空行、字体太小、字体不能辨认、签名字迹不清。

四、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

(一)提高管理者的支持。

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度和心里健康最有效的方式。

1、维护护士人才身心健康的基本对策;

(1)制定特殊岗位的人才政策;

(2)推行一线留人的优先对策;

(3)解除后顾之忧的保障措施;

(4)维护身心健康的咨询机构;

(5)提供调控护士人才职业心态的良好环境氛围。

2、注重护士心理、社会、伦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

(1)注意提高在职护士,尤其是基层医院的社区保健护士与人沟通的技巧,加强护士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教育,掌握自我心里调适技巧。

(2)在发生各种冲突时,找有类似经历的同事,关心自己的亲属或朋友倾诉,使自己的苦恼得到宣泄、疏导而减轻精神压力。

(二)护士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措施。

1、培养乐观的阔达的人生态度;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品质;

3、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4、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5、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

6、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

论文交流部分,有两篇交流论文使我有深刻的体会:

由xx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担任护士带教工作的护士所写。我也有担任护士带教工作,所以对于这篇论文特感兴趣,通过论文交流学习,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大,因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精神科护理队伍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带好每一名新护士是重要的起点,只有基础打好了,才会有高素质的人才出现。要把带教工作做得更好,就要不断学习,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满足新护士的各种学习需求。

2、喜疗妥防治肌肉注射氯丙嗪所致肌肉肿痛的疗效观察。

这篇论文还讲述了喜疗妥也可以防治因其他情况所致的静脉肿痛,这一点启发了我,在临床上病人经常会因长期肌注或输液引起静脉肿痛和静脉炎,今后,我们也可以尝试使用喜疗妥,如果用喜疗妥外涂有效的话,那将是患者的福音,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他们经济上的负担。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分析管理论文

在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权力的泛化导致学术权力缩减,进而形成了学术权力日渐服务于行政权力的局面。“官本位”而不是教学、科研本位的观念普遍存在。从管理学角度来看,行政管理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强调管理事务的理性方法,强调按等级分配权利和按程序和规范办事;另一方面,它又有极强的“扩张性”、“放射性”及“膨胀性”,常常跨越其自身的职能范围。由此,致使在高校中,行政权利对学术权利过多介入。行政化的管理和无处不在的行政权利,强化了官本位,相对弱化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地位。尊重学术权利和学术自由,是高校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前提条件,行政权利的泛化将使高校的整体发展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待遇、学历、职称与教学队伍差距过大。

高校的行政管理队伍在高校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在高校里一直存在轻视管理工作的偏见。具体表现在:第一,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待遇偏低,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向教学大量倾斜,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更是远远低于教师的平均水平。第二,年轻的、学历和职位高的人员,认为行政工作没有前途而不愿从事管理工作。即使有些从事行政管理的高学历、高职称管理者,则都是教学、管理双肩挑,甚至是教学、科研、管理三肩挑,很难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中。第三,专职的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或学历偏低,管理水平也较低。高校的教师随时可以脱产进修学习,或者攻读学位,而行政管理人员没有这种机会,或者机会很少,造成管理人员的学历很难提高,而这种低学历的现象,不仅降低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在高校中的地位,更直接影响到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高校内部行政人员队伍素质低下。

行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行政人员必须是高素质的人员。但是在高校中,行政人员的素质问题却往往不能引起领导的重视。有些领导认为,行政工作任何人都能干好,因此在人员安排上,不考虑工作性质和个人的性格、气质、品质、特长以及爱好,这导致许多行政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压抑个性的成长,每天只是消极的应付工作,而无法从中找到乐趣。与此同时,由于进入行政岗位的人员所学习的专业并不能与其岗位吻合,使得高校的行政管理效率低下,整体的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规章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现实,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就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人员认识到规章制度是实施行政管理的依据和准绳,促使管理人员依章履行职责,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使高校行政管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制度齐全、纪律严明,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依章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检查落实来体现规章制度的有效性,从而有力地保证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全面工作的顺利行。

(二)切实转变行政管理理念,促进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

针对当前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理念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切实转变管理理念。一是明确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服务观念作为行政工作人员首要的和根本的思想意识,对有效开展管理服务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二是注重管理者自身能力的理念。高校行政管理者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具备实施依法治校的能力,提高自身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协调能力等。三是树立重岗位、轻职位的理念。在实施高校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所有行政管理职位的设置应该以职位与岗位相称为原则,对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进行严格界定,引入竞争机制,按岗择优聘用合适人员,最大限度杜绝人浮于事现象的.发生,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三)增强行政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目前,部分高校行政人员自我定位失当,存在“官本位”思想,服务意识淡薄因此,应该更新思想,改变观念,“把原来'管'学生的工作观念与作风转变为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和作风。”通过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促进高校管理者树立“为师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促使高校行政管理者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证行政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从而确保高校教学功能的发挥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对企业效益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对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技术创新,高校行政管理可以加快信息传递,简化管理程序,缩短管理流程,提高管理实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进行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网络技术本身就构成一种新的组织。网络对话所形成的知识沟通也创造了创新的新的机会和环境。”当前,协同办公、虚拟办公、自动化办公等管理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校行政管理也相应呈现出新的特征:高校行政管理机构可以通过校园网内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及时把有关决定、通知、会议精神传达到相关部门或院系;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管理系统上传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学生成绩等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留言板向有关部门反映教学、食堂、住宿等方面的情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变得有序、便捷和高效。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分析管理论文

摘要: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必须树立新的行政管理理念,打造成为素养良好、结构合理、管理高效的行政管理队伍,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然而,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日益显现的问题和弊端逐渐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神科护理论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xx年很快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在院领导、护士长及科主任的正确领导下,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踏踏实实做好护理工作。在获得病员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领导、护士长的认可,较好的完成了20xx年度的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在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方面: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护士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加一切政治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医疗护理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规范操作。

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方面: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处。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医疗文书的书写需要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头脑清晰。我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护理记录,。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对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严标准。工作态度要端正,“医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康复,于是每次当我进入病房时,我都利用有限的时间不遗余力的鼓励他们,耐心的帮他们了解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看到病人康复时,觉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在业务学习、提高素质方面。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落实到每一个护理岗位,工作时间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加强爱岗敬业教育,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整体护理素质及应急能力。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人类的护理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精神科护理论文

4.1加强护士法律意识的教育,使护士懂法、知法,护理部不定期组织培训,让她们了解、熟悉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如:侵权行为与犯罪、疏忽大意与渎职罪、临床护理记录、执行医嘱、收礼与、品与物品管理、护士法律身份与责任、处理患者医嘱及安乐死问题等[2],科室护士长在每日的晨会上提问,明确护理工作与法律的关系,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3]。

4.2加强对护士服务意识教育,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4.3护理部督促、指导护士长做好护士分层级管理和绩效考核方案,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服务质量。护士长加强科室护士专科技能培训及学习,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每个护士均建立个人技术档案。

4.4成立质控小组,持续改进质量。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分析护理过程和环节,评价、监测护理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护士长做到一日五查,发现问题,现场指导解决,并与绩效挂钩。护理部不定期督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制定对策,协助处理,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精神科护理论文

我院精神科病房10个,其中重性精神科病房5个,开放精神科病房3个,成瘾医学科2个;共有护士139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6人,护师56人,护士64人。护理部每月安排2组以上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检查科室临床护理质量及每周一次的护士长晚夜班查房,每月底收集、整理、分析发现的问题,并在护士长例会上通报,情节严重者,护理部主任到病房指导,逐一整改,并在一周后复查。近两年来,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从2011年的95%提高到2013年的99.5%,医护更加和谐。

体育教师素质理论分析论文

1、现代语言学的延伸与边缘化。

语言学兼跨文理学科,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都离不开语言这一工具。同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又促进了语言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广义语言学的学科分支,由此催生出众多语言学边缘学科。例如,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结合产生了人类语言学,语言学与社会学结合产生了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文化关系研究结合产生了文化语言学,语言研究与人类大脑研究结合产生了神经语言学,数学思想和方法运用在语言现象上产生了统计语言学和代数语言学,等等。“现代语言学不仅吸引并采用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语言作跨学科的研究,从而导致众多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建立,这已成为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趋势。”

2、词典学和语言学。

词典学和语言学之间的渊源颇深。词典学作为研究与处理词汇信息的学科从一开始就被打上语言学分支的烙印。“语言学理论无疑是词典学基本理论的核心。”词典学对语言学的借鉴是毋庸置疑的,从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到语用学、语体学、词源学,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催生了词典编纂界的累累硕果。但词典学对语言学的借鉴与依赖并非来而不往,一味的拿来主义。词典对语言的规范和描写影响着语言发展的方向,词典理论与编纂实践的深入对语言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词典学、语言学和其他学科。

二、词典理论研究的跨学科趋势。

20世纪中期,随着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词典学大大拓展了原有的疆域,也打破了词典编纂是经验性学科和语言学附庸的传统观念。在跨学科环境下,现代词典学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独立性、综合性与跨学科性。

1、新视角、新方法层出不穷。

从最初作为记录“难词”的词汇表,到19世纪50年代成为规范与权威的卫士,直至历史语言学蓬勃发展之时开始被看作是语言的忠实记录者,词典一直处于静态的、一厢情愿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催生了诸如网络词典或在线词典之类的“动态词典”,词典跨入“动态性”时期,这也是未来词典研究与发展的大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对语料库的研究,为现代词典编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产生出各类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类型,也出现了计算词典学与语料库词典学等交叉学科。时代的变化使词典学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跨学科需求。

与视词典为释疑解惑工具的传统词典观不同,交际词典学把交际学的理论应用到词典学中,从崭新的视角提出词典交际的理论模式。“词典编纂已不再像人们过去一直认为的那样是纯粹的语言活动。在本质上,它是社会文化行为,而词典使用则是社会心理行为,因而对于词典和词典问题的探究不仅要涉及语言本身,还要涉及到人文、信息、社会心理等诸多其他学科和领域”。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作为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结晶,是一门“从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多角度研究人类智能系统的性质和工作原理的一门综合学科”。如何利用其研究成果编纂出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语言学习规律的认知词典,成为当代词典编纂的热门话题。“目前,计算语言学的发展与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已形成一股合力,诱导了关于语言本质的思考和理论探索,与此同时也催生了词典学的后结构主义。”

2、词典类型研究的新空间。

词典分类问题历来受到词典学家们的关注,也因此产生出多种较具有代表性的词典分类法。这些分类法各有理据,也各有优缺点,但至今还没有一种分类法能“包罗万象”。如今,跨学科环境下各种词典新理念的产生催生了各类新型词典,也为词典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的思路、新的方法。nn教授和gregoryjames教授在《词典学词典》中提出一种全新的分类方法,从词典篇幅、规模、编排、载体、功能、信息类别、语言、用户等视角对词典类型进行重新梳理。今后的分类法将表现出更大的开发性,把当代词典编纂理论指导下的各类新型词典都“收入囊中”,并为将来词典类型的进一步丰富留下充分的空间。

3、词典批评理据的多元化。

作为当下词典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词典批评正进一步趋向理性化。“词典批评实践逐步摆脱感性的自发与无序状态,走向多学科语境下的科学分析与理性思考。”人们将不再局限于对词典文本、编排等宏观、微观信息的缺乏系统性的评价,而开始寻找多学科语境下的现代词典学理论依据,表现出“批评理论的理据多元化,即从传统的就词典论词典的单一分析转向借助于诸多语言学的新理论(如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用学理论等)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美学、教育学以及文化学等)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评判”。

三、词典编纂过程的跨学科性。

1、词汇的跨学科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贯穿在所有的人类活动中。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反映和认知客观世界的工具。词典作为记录、描写词汇的工具书,必然与各领域、各学科的词汇打交道。在信息社会,词汇爆炸,尤其是专科词汇和各类术语爆炸,伴随着知识爆炸而发生。专科词典以收录专业词汇为己任,本身具备跨学科的性质。一般语文词典虽然涉及的多是普通词汇,但对各学科词汇的收录近年来却同样有增无减,并且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是因为各国之间在商务、科技、政治、文体等领域的交流已成为国际交往的主要内容;此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又带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对各学科的认知需求。

2、词典编纂队伍的跨学科性。

现代词典编纂是社会化的劳动过程,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审读,到数据分析、词频统计、词条编排等都是在团队协调合作中进行的。词典编纂队伍是个跨学科“大家”,包括语言学家、词典学家、翻译学家、语义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等社会科学家及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生物学家、计算机专家等自然科学家。其中,以词典编纂家为核心,语言学、计算机等专家为左膀右臂,构成词典编纂的主体,各学科专家则在提供各学科词汇与百科信息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每个“家”各行其职,相互合作。

3、词典编纂手段的跨学科性。

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词典编纂和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现代词典编纂进入到人机对话的计算机时代。词典编纂过程的计算机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实现词典编纂自动化,包括制作文本处理软件、检索和统计软件等专用软件,及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信息传播多样化等。其二,实现词典编纂数字化,即利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和检索词目等信息,并利用语料库技术进行词频统计、词义分析、词项搭配、例证提供等。其三,实现词典编纂网络化,即通过互联网进入语料库系统,实现远程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计算机具有存储量大、检索方便、灵活性强等特点,从而大大改变了词典编纂的传统过程,使计算机检索法、语料库分析工具、词频统计法等技术手段成为当代词典编纂必备的跨学科技术条件。

四、跨学科环境对词典编纂者素养的新要求。

人类三千多年的词典编纂历史在继承传统中演进。先辈们在词典编纂理论与实践上的成果为现代词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现代词典学又充分汲取了其他学科的养分,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词典学的发展无疑对词典编纂者的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1、编纂者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在词典编纂史上,词典编纂曾被看成一门手艺,与理论无甚关系,而词典编纂者对语言学也颇为排斥,认为语言学对于词典编纂过程毫无实际帮助。尽管如此,词典学还是一开始就与语言学扯上了关系。随着语言学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词典编纂,词典编纂者的理论水平面临新的挑战,他们不再只是把成堆的卡片理出头绪的“工匠”,也不该只是狭隘地了解传统词典编纂知识的“窄士”。“对词典编者来说,语言学理论造诣和实际驾驭语言的`能力,应当是他们最根本、最重要的素养。”此外,词典编纂者还应涉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美学、哲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把现代词典学的研究成果及多元化的编纂理念更好地运用到词典编纂中。

2、编纂者的开拓创新精神。

词典编纂史上的每一个丰碑都是在冲破传统中建立的。一部内容丰富、题材新颖、体例独特的词典的诞生离不开编纂者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畏艰辛的超凡毅力,也离不开编者独到的学术眼光和大胆的创新精神。近年来国内辞书市场一派繁荣,但除了一些著名工具书外,国产辞书在市场占有额上远不敌老牌进口辞书。这有历史与技术等客观原因,也与国内辞书界尚缺乏大胆的创新精神,没能跳出旧的编纂模式不无关系。好在国内辞书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努力改变现状了。

现代词典学的跨学科发展促进了语料库词典学、交际词典学、计算词典学、认知词典学等词典学新理论、新分支的产生,并出现了语料库词典、认知词典、在线词典、机读词典、电子词典等不同介质、不同编纂理念、不同技术支持的新型词典。面对新知识、新理论、新视角、新技术,词典编纂者要有对新生事物的敏锐性,并且有发掘新事物、接受新事物、大胆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语言与社会的发展对词典的功能及种类的多样化提出了要求,如何编纂出具有时代感的种类丰富的新型词典是词典编纂者面临的新课题。

3、编纂者专科意识的加强。

在信息时代,词典编纂者,包括语文词典编纂者及专科词典编纂者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对前者来说,作为研究词典的语言学工作者,对本学科以外的各门科学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而后者多为专业学科的工作者,对语言学的了解应是其编纂好的专科词典必备的条件。词典编者“头脑里必须建立较强的‘专科意识”,要“注意学科或专业的体系性”,还要“处理好通俗化问题”。0”面对专科词汇的膨胀,词典编纂者要既“快”又“专”,即对词汇的更新要反应快、收录快,对词汇的处理要保证一定的专业性,不能随心所欲。当然,对语文词典中的专科词汇要根据词典的宗旨和对象把握好专业性和通俗性的关系。

4、编纂者现代技术运用水平的提高。

现代科技为词典编纂提供了快捷、广阔的信息检索途径,使传统词典编纂进入到计算机和语料库时代,大大促进了词典编纂的现代化进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语料库编纂词典成为当今词典编纂的主要趋势。对计算机的运用水平影响到词典编纂过程的效率与效果,因此,词典编纂者有必要熟练掌握、操作计算机,熟悉词典编辑系统,懂得使用文本处理软件、词性标注软件、检索和统计软件、词汇索引程序等专用软件,真正做到老传统、新理论、新技术的有效结合。

结束语。

论文摘要词典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现代词典学在吸取其他学科,特别是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众多边缘学科,不仅拓展了词典理论研究的内容,为词典编纂实践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也对词典编纂者的素养及词典编纂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