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疫情常态化防控管理制度大全(12篇)

时间:2024-05-21 23:39:03 作者:纸韵

规章制度的遵守对于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形象至关重要,也是每个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规章制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制定规章制度。

防控疫情幼儿园健康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确保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平安校园,根据上级有关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订此制度。

1.幼儿园实行封闭管理,外来人员、外来车辆一律不得进入幼儿园,如有特殊情况,要进行相关信息登记。

2.教师、幼儿入园时要进行体温检测,并进行登记。

3.定期对教室、活动区、食堂、午睡室等幼儿经常接触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并及时进行记录。

4.时刻关注最新防控消息,及时掌握信息并向教职工、幼儿及家长传达,定期调查幼儿及家人外出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

5.各班级将消毒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做到早通风,晚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6.进行疫情防控资料搜集,构建疫情防控联络体系,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1.及时转发教育部、省、市、县有关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通知,使教职工了解当前防控形式。

2.定期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组织教职工进行疫情防控措施培训,掌握疫情防控知识和幼儿园疫情防控制度要求。

3.明确幼儿园疫情上报流程,指导教职工加强个人护理,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1.通过多种形式向幼儿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2.结合一日活动开展预防新冠肺炎专题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

3.保证幼儿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抵抗力。

4.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电话联络等方式,从防疫知识、防疫工作情况、卫生保健等各方面进行宣传报道,使得家长配合幼儿防疫工作。

防控疫情幼儿园健康管理制度

为***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保护幼儿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学校卫生工作要按照依法治教,依法治卫依法办事的原则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学校主要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制度》、《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形成园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师生员工一齐抓的良好氛围。

二、切实开展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必需保质保量,上足课时,了解流行病、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增强防患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微信群、讲座、广播、主题活动,等各种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防护技术。

三、学校卫生人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相关情况对学生加强流行病、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四、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帮助学生纠正购零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加强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

五、高度关注学校人群集中、最容易暴发传染病和流行病。随时掌握当地流行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饮水污染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疾病、流行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六、***的安排,配合卫生部门搞好预防疫苗注射工作。

七、教育学生要讲究个人卫生,不共用生活用品。保持教室通风透气,定期消毒。配合区卫生保健机构,每学年对学生有组织地进行体格检查工作。

八、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开展晨检、午检制度,及时报告检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理,把流行病、传染病消除在萌发之中。对校外人员进校要严格监视控制,防止流行病传入校园。

九、全体师生要爱护公共卫生设施,努力管理好厕所,定期对公共场所消毒,特别是卫生死角。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对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应根据医师对其患传染病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在治愈前不得到校上学。凡患有各类传染病的教师和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不得承担教学任务。

十、坚持卫生工作报告制度,学校一旦发生流行病、传染病等事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坚持逐级负责、逐级报告制度,教师立即报告园长或副园长,园长或副园长力争第一时间报告政府和教体局,卫生防疫部门,如有知情不报或隐瞒事情真相,将按照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防控疫情幼儿园健康管理制度

为扎实做好我园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体教职工和小朋友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省教育厅、市教体局指示要求,特制定以下方案。

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提高全园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园的发生和蔓延,最终实现“零病例”、“零感染”目标。

(一)人员组成。

组长:园长****。

副组长:副园长****教务主任***后勤负责人***。

成员:各班班主任、生活老师。

(二)主要职责。

1.建立幼儿园、班级、老师、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幼儿健康状况。

4.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制度:幼儿园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开园工作方案;疫情报告制度,幼儿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等台账登记制度,复学证明查验制度,幼儿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防疫消毒制度,疫情防护健康教育制度。

7.开展校园隐患排查,实现供水、供电、消防安全的全覆盖、无遗漏、无盲区;

8.把握好疫情防控期间的信息发布、新闻宣传,做好相关舆情宣传引导工作,掌握师生中的舆情动态。

防控疫情幼儿园健康管理制度

为防止传染病患儿进入幼儿园及幼儿把不安全的物品带入园,我园应坚持每天进行晨检工作,要求为: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一摸:摸摸幼儿额头看有无发热。

二看:看幼儿精神状态好不好,有无疲倦或不适面容,看皮肤有无皮疹、肿块,这是发现并隔离水痘、腮腺炎患儿非常关键的步骤。

三问:问问幼儿在家中的健康情况,有无不适以便在园中观察,如发现问题可细问其有无发执、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家的睡眠、饮食、大小便情况。

四查:对疑似患病的幼儿进行体格检查协助诊断。检查有无携带易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入园,最好不要让幼儿自带食品入园。

晨检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注意亲自把关,对普通的感冒、消化不良、皮炎等带药入园的幼儿要进行登记并管理。注意发现幼儿的问题,及时请保健医生复检,应正确对待晨检工作。

1、教师应对入园幼儿进行全日观察,处理在园幼儿的健康相关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具体工作如下:

对带药入园的患儿,应检查其服药情况、在园活动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以便离园时知道家长,并做好观察记录。

2、对在园幼儿应观察其有无健康问题。

(1)看幼儿的精神状态、面容,必要时测量体温。

(2)观察幼儿的情绪、食欲、大小便情况,注意有无异常情况。

(3)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是否正常。

(4)注意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在园中如果发生摔、碰、划破皮肤等事故应及时处理,离园时必须告知家长,并做记录。

3、离园时应与家长做好交接工作,并进行必要的卫生、安全宣传。

对全日观察中有发现问题的幼儿,或带药入园者,离园时教师应告及时告知家长幼儿在园中的表现、病情的变化情况,提出合理的卫生保健指导和建议。

1、儿童饮水杯个人专用,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

2、桌面餐前要清洁擦拭并消毒,餐后要擦拭干净。

3、循环使用的餐具每次使用后,分班级进行消毒。

4、生吃瓜果要洗净或削皮,并防止食用的污染。

5、接触儿童饮食的工作人员工作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6、儿童饮食实行民主管理:成立伙委会,由园长、保健人员、教师、保育员、炊事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儿童伙食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时征求家长意见,总结经验,以求不断提高伙食质量。

7、儿童与工作人员(包括炊事员)伙食与食物储存和制做要严格分开,儿童伙食费要专款专用,盈亏小于3%。

8、制定四季带量食谱,每周制定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食谱,尽量自制点心,做到品种多样,搭配合理,按量供给,烹调色香味好。每周更换食谱,保证日托热量、蛋白质平均摄入量均达70%—80%以上,每学期对食品结果有分析总结,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

9、每天各班统计出勤、报告厨房,炊事员应根据各班当天报来的实有人数按量按食谱做饭。做到少剩饭不浪费,买不到所定食品可临时以同类食物代替,并要在食谱上更改,不吃隔夜饭菜。

10、炊事用具生熟分开,食具餐具严格消毒。

11、为儿童饮水提供条件,保证能随时饮水。

12、按时开饭,保证幼儿吃好,吃饱每餐饭,进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

13、合理安排饮食,养成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

1、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控意识。

2、完善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防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1、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任务。

成员名单及职责如下:

组长:xxx,全面负责防控与应急工作。

副组长:xxx协助组长,主管幼教中心防控与应急工作。

成员:xxx防控与应急工作。

1、做好每日疫情(教工、幼儿人员)统计工作,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制度,不得漏报、迟报、瞒报、错报,数据及时上报联盟组组长,配合区教委做好联防联控工作。

2、各班主任每天上午十一点前在班长群里上报班级幼儿有无发热情况。

3、完成每日两次体温检测:入园时、下午午睡后各一次。

4、完成每日消杀工作。

1、利用多种媒介,幼儿监护人每天上报幼儿及家人情况。

2、加强对个人健康生活习惯、防护措施等宣传,如:外出戴口罩、加强消毒、打喷嚏捂住口鼻、尽量不外出、经常洗手等。

3、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1、蓝色预警:幼儿园单个班出现2名(含)发烧儿童时,立即请幼儿家长接回并上报。

2、蓝色预警:幼儿园单个班出现3名以上(含)、5名(含)以内发烧儿童时,立即请幼儿家长接回并上报,建议关闭该班。

3、橙色预警:幼儿园单个班出现5名(含)发烧儿童时,立即请幼儿家长接回并上报。关闭该班。

4、红色预警:幼儿或教职工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疾病疑似或者确诊病例,建议关闭幼儿园。

1、幼儿、工作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向班主任汇报;幼儿园及时向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汇报,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启动日报告制度,对发病幼儿及早隔离,学校各班级、各部门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3、幼儿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内幼儿的疫情通报工作。

4、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疫情流行期间,教室、专用教室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防控信息报告程序:首先向幼儿园负责人报告,然后向分管处长及教育局、疾控部门报告,明确疫情报告的范围和内容,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疫情防控期间幼儿园管理制度

1、有专用保健室、观察室,保健用品专用。

2、幼儿园内的餐具、毛巾、玩具、便器和室内空气等必须按“消毒隔离工作常规“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3、幼儿园内的儿童活动室、卧室、厕所、营养室、隔离室、观察室,应采用含氯消毒剂每日一次预防性消毒。

4、幼儿园发生传染病或在医学观察期间,应根据不同病种及时严格地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消毒方法按“消毒隔离常规“要求进行。5、幼儿一人一巾一杯一餐具,一用一消毒,大便便盆亦一用一消毒。

6、幼儿园的环境、物体表面、空气等消毒均应符合卫生标准。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1、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后方可回园。

2、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等综合措施。

3、控制传染源。

(1)、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病人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采取有效措施隔离病人,及时登记上报。病源携带者亦应及时隔离并治疗。

(2)、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适当管理,在观察期内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转园。

4、切断传播途径。

(1)、配合防疫部门对托幼机构的环境及各种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5、保护易感儿童。

(1)掌握易感儿名单,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

(2)合理安排幼儿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强户外锻炼,提高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3)传染幼儿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净化再排入下水道。

(4)保健人员进隔离室必须穿上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口罩,接触患病幼儿后,应及时洗手。

幼儿园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控措施,根据幼儿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四川省20xx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三版)》和幼儿园《七案七制三流程》要求,确保安全开学,结合幼儿园实际,制定本预案。

全面做好我园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及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强化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维护幼儿园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

(一)建立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应机构

成立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园长任组长,负责指挥、组织、协调、部署和落实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组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队伍

组 长:党委书记、园长

副组长:分管卫生工作副园长

成 员:各系党政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后勤管理处及医务室全体成员

(三)疫情报告人:党政办公室负责人

(四)应急工作领导职责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制定本单位防控工作方案,建立新冠肺炎预防相关人员、物资、技术保障机制,收集、分析、汇总上报有关信息,提出相应处理建议。明确疫情报告人,负责新冠肺炎疫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程序规范、及时、有效。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要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预防工作,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完善领导和组织责任制,积极配合卫生、疾控等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通过组织师生学习、利用幼儿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对体温超过 37.3℃或身体异常及有可疑症状者立即拨打120 送至隆昌市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初步排除新冠肺炎疫情,返园后到指定地点密切观察,待查到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恢复正常生活学习。同时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幼儿园根据病情及时上报疾控中心和教育局。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把好园门关,教职员工和学生入园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保证入园人员身体状况健康。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立即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幼儿园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幼儿园疫情通报。

(一)学生和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当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学生应当及时报告辅导员,教职员工应当及时报告所在部门负责人。医务室及时安排临时隔离室进行观察,拨打120送隆昌市人民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同时做好终末消毒。

(二)如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幼儿园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第一时间向隆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及时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三)对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教职员工和学生病愈后,返园前须将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单位开具的复课复工证明交幼儿园相关部门查验通过后方能回园。

(四)幼儿园要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坚持落实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等。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动态,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五)在疫情未解除时,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 活动,幼儿园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活动应暂缓进行。并每日公布园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必要时报请教育部门同意,实施全面或部分停课。

(一)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搞好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普及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员工卫生防疫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辅导员要多关心学生,要加强疫情防控知识以及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增减衣物、不点外卖等生活常识方面的教育和正确引导。

(二)改善环境卫生和做好应急准备。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清洁卫生,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教室、图书室等公共场所要有专人负责。保证消毒药品、消毒器具够用有效。

(三)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切实落实各项卫生防疫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按照有关食品卫生法规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幼儿园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二、消毒措施1.新型冠状病毒消毒常用消毒剂:氯化消毒类:84消毒液、双氧水等;高浓度酒精:75%浓度的酒精(易燃,小规模使用)。

2.消毒方式:喷雾式:用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适用大面积快速有效消毒。擦拖式:用布或其它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适用小面积及物体表面消毒。

3.制定具体消毒工作实施表,就餐区、出入口、过道、电梯、洗手间等使用84消毒液每日三次(餐后集中消毒)喷雾及擦拖法进行消毒。

4.各班保育教师负责实施消毒管理,并做好相关消毒记录。

5.其他消毒管理:依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执行。

三、幼儿就餐实行"“交叉”就座,每个幼儿间隔1米距离。

四、餐前餐后确保所有就餐人员按照科学方式清洗手部。

组长:

组员:各班教师、保育员。

一餐二点餐前准备。

1.餐前合理开启部分外窗,使其具有良好的自然风效果,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2.餐前擦拭消毒餐桌(清水—消毒液—清水)。幼儿餐具、餐巾用完后及时清洗消毒。

3.教师分工明确,引导幼儿分组如厕、盥洗(一米以外等候),做好个人防护。

4.关注洗手、如厕等环节,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式勤洗手,洗手时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5.幼儿洗手后用干净的抽纸擦拭,擦拭完扔垃圾桶里。

6.指导幼儿安静入座、准备就餐。

幼儿园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安排晨检、午检责任人,制定晨检、午检工作记录表,确保检查时登记不缺项、信息完整和登记准确,规定审核和汇总晨检、午检信息的责任人、时间和内容。

2、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规定消毒隔离用品采购流程,开学前对消毒药品、器械以及口罩等防护用品配备齐全、充足,保障防护用品质量,制定存储和使用管理规定,统一规范的消毒记录表,明确污染物处置流程。

3、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

设置专人负责机制,安排专门负责人统管全园相关事务,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设置晨检、午检责任人。

建立教职员工和幼儿健康电子档案。

5、传染病信息上报制度。

明确并落实信息报告人,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明确新冠疫情、传染病信息报告流程,【防控制度】并在幼儿园显著位置张贴报告流程,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

6、错峰入园离园制度。

制定适合本园情况的人流错峰管理方案,规定不同年级入园离园的不同时间,提前划定不同班级的家长接送地点,实现开学后教师幼儿错峰上下班、入离园,分散人流。

幼儿园疫情防控信息报告管理制度集合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开学后出入管理,严守阵地,确保校外疫情不进校园,校内疫情不扩散,依据上级部门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无关人员和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2.凡进入校园的师生,一律核验身份,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相关信息,确认符合相关规定后,方可进入校园。

3.发现发热、干咳、乏力、体温超过37.3度的,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进行处置。

4.因公确需进入的外来人员,须经当日值班校(园)级领导批准,核验身份证件。并履行“外来人员”登记、测温、消毒手续。发现情况异常的,一律禁止进入校园。外来人员须由校内人员陪同,严格控制活动区域,完成相关工作后迅即离开校园。

5.谢绝一切因私来访人员。如有特殊情况因私来访的外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来访者与被访人在园外会面。被访者返回后,履行测温、消毒手续。

6.门卫管理人员为进入校园人员测量体温时,要专区专用,要与被测人员保持适当距离,减少对话,用体温枪等手持仪器测量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规范操作,不得与被检测人员发生肢体接触。

7.禁止一切外来车辆入园。运送幼儿食材的超市配送车辆,在园外停放。运送人员需经过体温检测,无异常并进行手部消毒及“外来人员登记”后方可将食材送到食堂。

1.未按学校规定执行或非经学校批准同意,教职员工一律不得离开校园。必要的教师员工外出活动要进行记录备案。教师离园时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从外返回园内,必须再接受传达室人员体温测量,体温正常方可入园。

2.来园幼儿没有极特殊情况,不允许家长中途接走幼儿。如必须接走,家长需提前与本班教师说明情况,待本班教师同意的情况下,由本班教师将幼儿送至幼儿园大门口处,将幼儿接走,家长不得进入校园。

3.实行分批、错峰放学,避免校门口人员聚集。组织家长和幼儿快速离开校园,减少逗留时间。

幼儿园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策部署和全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视频会议“五个一律要求,进一步做好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根据市教育局对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按照“一校一案”的要求,科学谋划防控工作,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夯实校园疫情防控根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制定我园疫情防控开学工作预案。

1.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发生校园内蔓延。

成立xx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设xx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党政办。

组长:xx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xx校党支部副书记。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各教学点负责人。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3)全面监测幼儿园疫情发展变化,发生疫情时第一时间向乡卫生院、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报,并同时向市教育局报告,严格执行上级部门防控部署要求。

(2)检查、督促幼儿园各部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4)提前准备疫情防控所需隔离房间、医用防护服装、消毒物品、洗涤用品、口罩、红外体温测量仪等疫情防控物资。

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2)负责感染、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登记、隔离和管理;

(4)及时与幼儿家长联络和沟通协调,各班主任必须实时更新家长联系方式,确保紧急情况下与家长联系畅通。

(一)开学前准备工作。

1.制定师生分批返校方案。

根据全校师生员工总数实际,制定师生分批返校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精准安排师生分年级、分班级、分期、分批有序返校。采取错峰开课、错时上下学措施办法,启动入校体温检测,严控进校人员管理。

2.随时检测师生健康状况。

师生返校需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填写健康卡,校医室负责收集所有返校师生的健康卡,严密监测师生返校前14天的健康状况,保证返校的幼儿都能够得到全覆盖的健康监测、健康保护,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反馈党政办。

3.精准摸排师生假期外出数据。

摸清假期外出的教师员工和幼儿的精准数据,建立精确台账,做好校领导和教师对外出人员点对点包联安排。摸清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幼儿数量及其所在年级、班级的分布情况,严格落实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解除后方可返校。绝不允许带病返校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学、上班。教师由党政办安排专人包联,幼儿由德育处安排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包联,教务处妥善安排因疫情误课幼儿的补课或网络教学工作。

综治办制定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联防联控和信息报告联系网络。如发现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等)和异常情况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幼儿园疫情领导小组报告。由幼儿园及时向乡卫生院、市疾病控制防疫部门和市教育局反映,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幼儿晨午检工作、因病缺勤登记和追踪报告、复课证明查验、幼儿健康管理、预防接种证查验、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通风换气消毒等日常防控要求工作制度,各科室由校级主管领导牵头,严格落实,责任细化到人,力求督查问责到位,确保防控工作有章可循,落地见效。

2.制定群密集场所的防控措施与管理流程。

由幼儿园分管科室牵头制定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和实验室等人群密集场所的防控措施与管理流程。落实人员密集场所每日两次消毒、通风换气、师生体温检测、个人安全防护等管理机制,落实1.5米安全距离的人员密度管控措施等。校医和保健老师做好个人防护,预防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相关废物进行有效消毒处理。

3.落实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防控物资储备措施。

师生返校前,安排做好校园彻底的卫生清洁和消毒杀菌工作。重点做好垃圾处理,消毒通风,校内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足够的肥皂和洗手液、设置观察室等措施;落实测温设备、消毒液、消毒药片、喷壶、口罩等防控物资储备和保障措施;落实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措施。

(三)严格落实疫情防范措施。

1.加强部门联动。

各部门要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疫情防控办公室要加强与乡卫生院密切联系,及时掌握信息,获取专业指导,加强联防联控,积极配合乡卫生院做好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及时发现、报告并配合卫生部门有效处置疫情。

在假期科学开展校园内环境清洁整治行动,尤其在师生返校前,务必要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办公室、教室、宿舍、食堂、会议室、运动场地、功能室、厕所等重点区城和场所环境卫生改善整体行动,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全力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迎接师生返校。

2.不举办聚集活动。

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止人员聚集增大传染风险,幼儿园在疫情发生期间不举办聚集活动、集体考试,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培训活动、幼儿的社会实践、等活动暂缓进行。

3.加强重点人群的有效监控。

要加强疫情监测,对在校师生实行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提醒师生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并向幼儿园报告,严格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严格落实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解除后方可返校。绝不允许带病返校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学、上班。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协助收集师生疫情相关信息,进行各项数据的收集、整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协助完成《xx市xx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教师健康卡》、《xx市xx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幼儿健康卡》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

4.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严格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指定专人,每日上午x时、下午x时前向疫情防控办公室报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发现疫情疑似情况,应当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务必保证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

5.开学后坚持晨午检制度,落实汇报制度。

严格执行幼儿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指定班主任负责本班幼儿的晨午检工作,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及时了解幼儿身体健康状况,做好晨午检记录,预防和控制群体性疫情发生。

班主任在晨午检时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幼儿出勤、健康情况,对因病缺勤的幼儿应了解幼儿的患病情况。对晨午检中发现的异常情況(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做好详细记录及时报告本部门领导小组。

凡属疑似病例的幼儿,班主任应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幼儿的隔离治疗。在隔离期间,班主任要跟踪了解幼儿病情好转情况,幼儿痊愈后出示医院证明并经上级部门、卫生部门及幼儿园同意后方可返回校。

6.落实健康教育制度。

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的流行趋势,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加强宣传力度,有效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电子大屏、宣传栏等形式深入地进行预防专题宣传和防治动态的相关报道,普及防治知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卫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消除恐慌心理。

推进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做好幼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幼儿合理安排学习和适度体育锻炼,加强心理疏导。

引导教职员工增强大局意识和防护意识,做好对在职和退休教职工的关心关爱工作。加强对教师健康情况摸排,实时动态掌握在职和退休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7.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各部门在落实晨检工作的同时,要做到办公室、教室、功能室等办公、学习场所每天的通风与换气,安排专人做好常规消毒工作。对有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教室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8.落实资金保障制度。

根据需要,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各种防控措施的落实,提前准备医用防护服装、消毒物品、洗涤用品、口罩、红外体温测量仪、必要的抗病毒药物等防控物资。

必须将疫情防治工作当作近期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本着对广大师生生命健康负责的态度,自觉接受幼儿园和各级卫生、疾控、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检查。实行责任追究制,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报告不及时、瞒报漏报误报等疫情处置不力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触犯法律的根据相关程序送司法部门依法追究。

相关工作人员执行24小时联络制度,保持通信畅通。一旦发生疫情,按程序规定第一时间紧急上报。

幼儿园疫情防控信息报告管理制度集合

一、各班主班教师为本班幼儿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制定晨检、午检工作记录表,确保检查时登记不缺项、信息完整和登记准确,规定审核和汇总晨检、午检信息的责任人、时间和内容。每天进行晨午检和健康观察,及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幼儿每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午检,由教师负责检查本班幼儿出勤及健康情况,并将晨、午检情况填写好,报给保健医。

三、晨午检中一旦发现师幼中有发烧(体温达到或者超过37.3℃)、头痛、咳嗽等异常可疑症状者时:

1、立即报告幼儿园保健医,并将身体状况异常幼儿送至隔离室。

2、由教师立即通知幼儿家长送往医院就诊,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3、教师及时做好晨、午检台账。

四、如班级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由保健医根据具体情况给幼儿送到幼儿园隔离室进行隔离,并报告给幼儿园园长,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同时安排对相关的教室和场所进行消毒、清洁工作。

五、各班级若不及时报告,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责任。

六、如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教师应及时报告幼儿园,立即启动疫情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上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