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课堂大全(20篇)

时间:2023-12-22 19:33:35 作者:影墨

范文范本是学习写作的好帮手,通过阅读和分析范文,我们可以学到不同类型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方法。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它们注重创新和实践,可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个话题鲜活整个课堂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选择录制一些优秀的、与音乐教学有关的影视节目,在课堂上或音乐课外活动中依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进行播放,辅助教学.一、资源的运用使教学导入充满动感;二、运用使节奏教学轻松进行;三、影视资源的运用使欣赏真正成为享受.

作者:郭新微季瞒瞒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温溪镇第一小学刊名:北方音乐英文刊名:northernmusic年,卷(期):“”(5)分类号:关键词:影视资源辅助教学开拓创新

一个话题鲜活整个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我顺着思路,趁势抖出一个一个“小”问题。如猫不吃老鼠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形,要求学生描述出来;猫为什么不吃老鼠了,让学生探寻缘由;由猫联想到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类似于猫不吃老鼠的现象,给学生无尽想象空间。问题一出,没想到平日里一向沉寂的课堂瞬间活跃起来,从孩子们迥然不同的眼神和面部表情中,我深知学生有话要说,这一节课绝不会冷场了。

孩子们投入的思考,踊跃的举手,争先恐后的发言,使我回到了昔日教学的情景,这是久违的场面,激情的场景,鲜活的课堂。

孩子们从生物学角度,分别谈到鼠增多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或灾难。对于猫不吃鼠的原因,他们不仅想到猫养尊处优的.后天环境、本领退化等,而且还涉及科学快速发展带来的负效应--猫不再愿意吃那些受到污染有毒的老鼠。总之,既有胖猫说,也有懒猫说,还有有想法的猫论呢。大家思维活跃,心情舒畅,不亦乐乎。关于猫人的联想,可能是生活圈子不同,起初的谈话确有些差强人意,不过经过我事例引导,“僵局”也马上烟消云散了。为了打开话匣子,我说警察和小偷就类似于猫和老鼠的关系,假如警察都不抓小偷,不跟猫不吃老鼠一回事?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思维之闸被打开了,思维火花犹如决堤的潮水,不断涌来。各行业乃至各部门都有人谈及,包括学生自身,不履行职责无异于猫不去吃老鼠。这样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还得到了思想上的启迪。

语文教育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老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我认为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层面上,而是重能力的培养,意志情感的熏陶,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敢于创新的勇气。

以上拙见,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肤浅认识,不揣浅陋,与同仁共勉。

余振华。

一个课堂一个阵地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入课堂即战场,阵地即学习空间的概念,为论述主题做铺垫。

在一所学校里,课堂就像是战场,而每个学生在这个战场上都要有自己的一片阵地。每天走进课堂,学生们都要经历一场艰苦的战斗,与知识、与老师、与同学们进行着较量。而课堂,也如同战场上的阵地,每个学生在这里都要建立起自己的据点,以便能够在学习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取得胜利。

第二段:描述了学习的基本态度和策略,强调了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性。

在每个课堂上,学习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人的态度。如果我们对待学习持消极和被动的态度,那么我们就很难在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课堂,对待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用勇敢的姿态迎接课堂上的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潜力。

第三段:分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阵地应该具备的几个要素,如安静的环境、合理的座位、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一个良好的学习阵地是一个能够帮助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环境。首先,一个安静的环境对于学习和思考十分重要。当我们在一个杂乱和吵闹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时,我们很难集中精神,也就无法深入思考问题。其次,合理的座位也是一个良好学习阵地的必备要素。每个学生都应该在课堂上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座位,以便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和交流。此外,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良好学习阵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能够增加学习的乐趣和效果。

第四段:通过分享自身学习阵地的体验,强调了阵地的重要作用,以及遇到的挑战和应对方法。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也经历过很多次对阵地的布置和选择。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阵地的重要性,总是选择离教室门口较近的座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明白了一个舒适的座位是学习成功的基础。从那时起,我开始选择离黑板较近的座位,这不仅能方便我去记录和记笔记,还能让我更好地专注于课堂内容。当然,选择一个良好的阵地并不等于成功,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有时,我会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我积极主动地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讨论,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五段:总结了一个成功的学习阵地所带来的好处和意义,并向读者发出了行动号召。

一个成功的学习阵地,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我们的自信和个人成长。通过建立良好的学习阵地,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获取优秀的成绩和好的学习体验。因此,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一个课堂一个阵地的重要性,从现在起,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良好学习阵地,并在学习中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通过以上五段的连贯叙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课堂一个阵地的重要性以及建立良好学习阵地的方法和技巧。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学习阵地中,我们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将学习阵地概念深入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并通过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为自己创造一个成功的学习阵地,迈向更高的学业和人生成功。

一个课堂一个阵地心得体会

一个课堂,每个学生都占据着一片阵地。这是一种常见的教室布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教室地图”。然而,在这个看似平凡的课堂里,却蕴藏着许多珍贵的体验和心得。我也不例外,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在课堂上领悟到了许多重要的道理和启示。

首先,每个学生的座位都是他们思维和创造力的源泉。当我首次处于这个“阵地”时,发现自己周围的同学的座位摆设各不相同。有的桌子上堆满了书籍和笔记本,象征着这位同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的桌子被摆得整整齐齐,标志着这位同学的做事有条不紊的特点。这让我意识到,每个人的座位不仅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展示自己个性和态度的舞台。因此,我们要珍惜自己的阵地,使其为我们发掘潜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一个课堂也是一个学术竞技场。课堂上的学习环境决定了我们的学习效果。当我认真观察周围的同学时,发现有的同学总是坐在第一排,时刻保持专注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则喜欢坐在靠后的位置,表现出一种不愿意与他人有过多互动的特点。在这个竞技场上,第一排的同学往往在学习中非常活跃,他们能充分倾听老师的讲解,及时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而靠后的同学则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知识可能相对较弱,思维也较为封闭。因此,要想在这个竞技场上发光发热,我们就需要主动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位置,并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三,一个课堂也是一个合作的平台。然而,这个平台上的合作却非常有限。每个同学都以自己为中心,只与身边的几个朋友合作。有时候我会观察到,坐在一起的几个同学会互相商讨及时难题,互相鼓励与帮助;而其他的同学则独自一人,很少与他人交流。这让我深思,一个课堂应该是集中智慧和激发创意的场所,而不是孤立个体的展示场所。我们应该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互相交流和辅导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四,一个课堂也是一个成长的舞台。课堂不仅仅是我们获得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我们成长为一个完整人的地方。我曾经观察到一位同学,她在课堂上总是表现活跃,善于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她总是能抓住机会向老师请教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成绩明显提高,并且她的胆量和自信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她的成长经历告诉我,课堂不仅仅是一个获取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培养人才和锻炼个人能力的地方。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平台,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最后,一个课堂也是一个情感的温床。在长时间的观察中,我发现课堂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有的同学在课堂上脸色神情严肃,好像在面对一场严峻的考试;而有的同学则面带微笑,时刻保持开朗的情绪。这让我意识到,一个课堂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情感的释放和沟通的平台。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形成一个温暖的课堂氛围。

总之,一个课堂就是一个阵地,同学们在这里创造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每个学生的座位都是他们态度和个性的展示。课堂上的学习环境和合作机会决定了我们的学习效果和成长机会。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的体验和心得。在一个课堂里,我们要珍惜自己的阵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与他人合作学习,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在一个课堂里,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形成一个温暖的课堂氛围。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一个人的课堂的观后感

第49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日前举行了颁奖典礼。以赣州宁都四中曾庆平老师为主人公原型的中国电影《一个人的课堂》从全世界91个国家的4000多部影片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最佳外语片奖。

《一个人的课堂》由著名导演李x林执导,于2013年3月在宁都县开机拍摄。电影取材以宁都四中曾庆平老师为主人公原型,讲述了一位普通乡村教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的故事。面对家长纷纷把学生带走的尴尬,面对突如其来的下岗考验,面对亲友的反对和质疑,面对高薪工作的诱惑,面对最后一个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目光,宋文化最终选择坚守教学岗位,在山区小学代课逾20年,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学业。

据了解,在拍摄中,剧组在南昌、赣州及宁都300多名本土群众演员中精选了10多名江西本地演员,分别扮演留守儿童、留守村民、留守老师等角色,他们原汁原味的本色出演给剧情增添了一份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乡土味,纯朴浓郁的乡情带给观众一种别样的亲切感。影片历经3个多月的拍摄,6个月的后期制作,是我国首部倡导全民互动公益,呼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关注乡村教师的'爱心之作。

江西本土电影《一个人的课堂》将于2013年3月5日开机。据悉,该电影是国内第一部倡导全民互动公益,呼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关注乡村教师的爱心之作。

电影讲述了一位普通乡村教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在山区小学代课逾20年,艰苦的教学环境没有让他放弃,即便是没有编制的工作,他依旧“乐此不疲”地做着。可是,落后的教学环境,家长的质疑,让生源逐步流失,最后课堂里只剩下一个学生——唐明明(片中人物名)。唐明明自幼命运多舛,被亲生母亲抛弃,父亲又不慎从13楼摔下,面对着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年迈的奶奶无钱治病,父亲工资无从讨要,热爱学习的唐明明与老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之间发生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个影片经过了4年的筹备,3个多月的拍摄,6个月的后期制作,李x林导演试图用几个卑微人物、一个宁静的山村去讲述一些社会宏大的问题留守儿童与最后的代课老师他们生存现况,在这个虚假浮华的大片时代《一个人的课堂》堪称诚意之作。值得一提的是,为增强剧情本土元素,剧组在江西南昌、赣州及宁都三百多名本土群众演员中挑选了十多名江西本地演员,分别扮演留守儿童、留守村民、留守老师等角色,他们原汁原味的本色出演给剧情增添一份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乡土味儿,这股纯朴浓郁的乡情,将会带给江西观众一种别样的亲切感。

3月26日,公益电影《一个人的课堂》在宁都开机拍摄。这是一部倡导全民公益互动,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教育,赞美乡村教师师道精神的影片。该影片由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世纪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北京时光动力国际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联合制作。

《一个人的课堂》取材于宁都本土,影片讲述了一位普通乡村教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在山区小学代课逾20年,面对家长纷纷把学生带走的尴尬,面对突如其来的下岗考验,面对亲友的反对和质疑,面对高薪工作的诱惑,面对最后一个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目光,他毅然选择放弃优越工作,始终坚守教学岗位,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学业的真实故事。

一个话题鲜活整个课堂

几年来,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开展学生的主体活动,似乎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审视以往的教学活动,还远远没达到预期目标:一是没有营造学生需要的课堂,课堂活动无视学生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剥夺;二是学生主体的“被活动”往往是按照教师的指令去活动,他们的内心往往对这种活动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不了解活动的目的和为什么这样活动,这样的活动是毫无意义的,所以积极和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特别重要。

一、满足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

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因此,学生的'需求应成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学生的需求决定着学生的参与度,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他们能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

所以我们既要看到新时期对学生发展的需求,也要针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使二者结合起来,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特征和接受教育程度不同,积极开展因“生”施教,因“人”施教,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所以要求教师真正俯下身子观察学生,倾听学生,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活动的生长点。

二、“情”“境”相融,启发学生的心灵。

传统的教育理论强调从“情感”出发,认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但它只是作为服务教育教学的手段,并没有注意到教育本身也具有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价值。

真正的教学活动一定还包含着情境这个基本属性,主体性活动需要与情境相结合,达到了主体和手段的统一,因为没有情感的参与便没有主体活动的灵魂,没有情境的再现,就没有主体活动再现的背景,学生也就不可能融入实际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领悟和提升,认为课堂是属于自己的课堂。

三、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课堂的生命,()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组织教学中应注意所有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数学活动中,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形成人人有活动、个个都参与的学习氛围,使同一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实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特长得到凸显。

开展主体活动,有助于形成学生的主体性品质,有助于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独特的教学特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自己,也实现自己。

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参与面,更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这就要求教师对讲授内容要有真正的认同感,有真情实感,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方式,及时调控活动状态并适时作出恰当的评价。

四、在交往活动中加强品德教育。

新课程强调体验、感悟、探究,于是老师开始重视设计一些参与活动,可真实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时由于铺垫不足,让学生觉得在做游戏,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有的活动只有少数表演,不能全员参与,看似学生在活动,其实讨论的是跟上课无关的事情。有的活动,看似活动,其实不然,而是有教师设计好内容、方法,规定着时间,学生做着规定的动作,没有选择的余地,学生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致,这种课堂不仅不能对学生生活起正面作用,相反会养成学习和生活、语言和行为相离的虚假品性,其背后缺乏的正是充分、真实的互动过程。

在真正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的真心投入,达成尊重、理解、通融的交往关系,以实现民主、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发展。

真正的主体活动,也不能限制在课堂内,学生的主体活动也应理解为学生与现实生活中人的互动、与社会与自然的互动,去感受、去交往、去实践,让孩子的德行“回归自然”,在真实的实践中“回归生活”,在人与自然的真正交往中去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州东中心小学)。

另一个课堂作文

生活中是课堂。只要你细心感悟,就会获得人生的真理。

在那一天,我获得了人生的一大真理,而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依旧感受到了人生的哲理。

错误时,试着舍弃导致你悔恨的种种错误,舍弃因犯错而带来的自卑与羞辱;当你遭受挫折时,试着舍弃你的沮丧与绝望,才能产生坚强的信念支持你面对现实……,舍弃是艰难的,但是在舍弃下才能有新的开始,才能渐渐成熟起来。那一天,我又一次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其实,生活就是课堂。在这个大课堂中,我们不断吸取教训,不断获得新知;在这个大课堂中,我们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刷新生活。睁大你的双眼,让我们在浩瀚的课堂中,来探寻人生的真谛。

【作文二】。

课堂是多姿多彩的,也是酸甜苦辣的。

唉,枯燥的课堂是酸的,现在是王老师的英语课。王老师可是有名的和尚。嘿!瞧吧,上课还不到一秒钟,她就又开始喋喋不休的念经了,这经就好像是一首漫长的的催眠曲。上课时间才过了一半,同学们就开始按耐不住了。我的眼皮子快垂下来了,我用尽力气把自己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看旁边的同学吧!有的已经把头埋在了手臂上,有的时不时打着哈欠,还有的同学早已与周公在下棋了。你看,就如我身边的这个林第一吧,干什么事情都是第一名,第一个睡觉的又是他,响亮的打鼾声此起彼伏。惹得我也很想睡觉。过了一会儿,这些小懒虫都睡着了,我也忍不住了,埋头就睡。还好一分钟后,第一个**股怄气了。

呵,有趣的课堂是甜的。“叮铃铃”第二节课开始了,这一节课是李老师的活动课。这位李老师可拽了,每一次都能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惊喜,我们都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大家都欢呼着,从刚刚的枯燥课堂一下变成了活跃的气氛。看吧,这个李老师有魔力吧!过了一会儿,李老师走了进来,他也精神爆满,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李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游戏。”游戏开始了,第一个是三打白骨精,只见李老师模仿了一个孙悟空的样子,翘着二郎腿,不是还摸了摸脸,对旁边的人打了三下。呵呵,这个样子的李老师可真可爱啊!传到最后一个同学那里居然变成了锄地。哈哈笑声洋溢着整个课堂。

啊,课堂也是惊心胆战的。活阎王孙严厉老师走了进来,同学们一个个做的端端正正,生怕被老师点名。孙二奶奶的脸上可真是面无表情啊,就连红血丝都没有,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只听见我同桌的心砰砰直跳,可真是要命了。说不准讲台上那座火山会爆发啦,到了那时候,我们谁都逃不过她的手掌心。突然,小明的书不小心掉了下来,我用可怜的目光向他看去,没错老师又请他喝茶了。

唉,课堂真是多姿多彩啊!

【作文三】。

另一个课堂!一个人尽皆知的'词,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吧。这个禁锢我们自由的牢笼,怎能不熟悉呢?我渴望拥抱大自然,渴望享受微风的吹拂,渴望追逐那花间嬉戏的彩蝶。然而,现实总是令人失望的,我苦苦挣扎在教室里,重复着那枯燥的三点一线;上学-学习-放学!终于,丰富多采的暑假来了,这也代表我自由了,能痛快地玩了!

天遂人愿!爸爸要带我去旅游了,我忍不住欢呼雀跃起来。

这小桥流水,危峰兀立,万木飒爽,使我想起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身临其境,我竟也想书写一诗以抒情怀。

另一个课堂,不单单局限于学校,而是无处不在。大家有空时,不妨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柔,体会大自然的美,领悟大自然的风情。

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

简介:宋文化是偏远山区教书近30年的小学代课教师,来上学的都是村里的留守儿童。随着近几年村民外出务工的热潮,村里孩子陆续跟着父母转学到城市上学,学校趋于落寞,学生仅有四个,教师仅宋文化一人仍坚守岗位。后来几经波折,学校学生仅剩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唐明明,宋文化依然坚持每天到学校去上课,每天按时打上课铃,按时升国旗,维护着学校的尊严。明明的奶奶辞世后,宋文化收养了明明,继续维持明明的学业。

许多关于“弱势群体”的故事片成为“弱势群体”这一指称本身所预设的“拯救”主题的简单操练;与之相对的是另一类对于边远乡村的诗学想象,它们可能会被冠以“苦难诗学”的名义大加鞭挞。这让类似题材的故事片越来越难拍。除非作者能够认识到问题的某种本质。我们来看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参展影片《一个人的课堂》。

在问题戏剧的语境中,没有什么比儿童更能显示教育的本质。从戏剧角度而言,“留守儿童”问题可能是最后一个可供我们反思教育本质的“前现代”的戏剧场景了。如今人们对留守儿童已经不再陌生和惊讶。人们普遍相信,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从属于社会机制的改良(譬如横跨城乡、蓬勃开展的“新村”建设),因而只是暂时的。至于他们的教育问题则是排在第二位的事情。何况完善的、公式化的城市教育体制已经给人们提供了可供复制的答案。在城市教育中,诸多举措的“数据有效性”舒缓了人们的神经:公式化的升学率方案如此稳定可靠,父母和老师的角色都变得模糊和被动,仿佛教育问题已经没有戏剧性的紧迫感可言。当人们开始关注留守儿童时,他们的神经可能早已麻木,这让他们的关注流于水平,并且离问题的本质越来越远。影片《一个人的课堂》在结尾打出字幕,表明这部电影是关于留守儿童的。但影片的主角显然不是儿童,留守儿童问题被作为一个教育者的遭遇来展示。不同于新闻报道和纪录片手法的镜头美学策略(失学儿童的“大眼睛”特写),儿童在本片中趋向于沉默,这显示了一种戏剧式的反思品格,也是本片的戏剧性所在。在许多戏剧行动中,儿童的功能都是类似的。戏剧行动中的儿童有一种天然的“沉默”特性,他们的在场往往指向戏剧行动的原因,而他们本身却不需要过多地参与。让儿童创造奇迹,或者让儿童特立独行,这并不适用于严肃的主题。类似的设计很容易让人想到宗教上去(如查尔斯·劳顿执导的《猎人之夜》中的小兄妹)。没有什么行动能够比儿童的沉默更能打动人心了。我们将在影片中看到:留守儿童们一个个地消失不见,最终只剩下一个。如果导演不做妥协的话,这仅剩的一个儿童也将缺席。在这一点上,影片富有谐趣的笔调中透着一股冷酷的敏锐,催人反思而不是催人泪下。它讲故事的方式让那些敏感的观众联想到的,可能不是《美丽的大脚》,不是《凤凰琴》,甚至不是《一个都不能少》,而是《童年在瑞金》(黄军,1989)。在以往,“休克体验”对于观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如今“休克”对于观影体验而言往往是灾难性的。《童年在瑞金》那部影片给观众的休克体验可能正是本片导演所要努力避免的,然而我们还是心有余悸。不必追问导演是否因此“降格以求”,总之导演将叙事的`重心转向了留守儿童教育的师资问题,并以此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原生教育环境的衰败和消失。

影片中,西甲村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死村。缺少非农工作技能的老人、小孩和家庭主妇维持着这个村子日渐凋敝的日常生活。村里的小学只剩下了几个学生,并且最终只剩下一个。我们从影片中得到的好消息是,有些学生为了更好地接受教育而转学去了县里或者城里的学校。(他们面临着另外的新的问题。)这让村小学所剩的唯一的老师宋文化的处境显得有些尴尬,并且让宋文化的坚守显得荒谬。感谢孙海英精彩的表演,他很可能为本片的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宋文化是个充满谐趣的乡村知识分子,带点孔乙己和范进的味道。他做了36年的代课老师,工资少得可怜。但他看重36年所积累起来的荣誉,(他承认那是一些小事情,但他认为足以配称得上荣誉,)并以孔夫子自比。他的愿望是尽快转正,并为此“纸上谈兵”(买不起)地去学习电脑。但他最终连打字也没学会。考场上,他在电脑面前不知所措,基本交了白卷,并瘫在地上。他也因此错过了最后一次转正的机会,并在不久后被一位大学生取代,做了农民。我们可能会像他老婆一样惋惜或嘲笑他早已被时代淘汰却不自知,但真正理解他所做的事情的人就不会觉得他荒谬。无论剩下几个学生,他照例一本正经地打铃,一本正经地举行升旗仪式,一本正经的朗读课文,既庄重又仓促,如一场扮演——他在以代课者的身份扮演教师。打铃的工具是一根乡下人家锁大门用的旧穿铤,鼻子已经缺损,铃铛则是一截铁轨,俯拍的全景镜头中的残砖败瓦让升旗仪式显得十分萧索而讽刺。但他并不为学生的流失和乡村的凋敝而烦扰,(那是上面的事,他管不了,)即便他的超然是基于一种扮演,我们仍然为他的超然感到惊讶:他的信念与他的私心不分彼此,这让他显得笨拙。新来的那个大学生老师在高谈人生理想后偷偷溜走,这种人显得可笑。(宋文化最终证明他的方式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宋文化以私心为他的信念辩护,正是这一点让他与这个“以信念为私心辩护”的时代格格不入。这一点足以打退一切苦难诗学的指责,并让谐剧精神占领这部影片。大学生老师溜走之后,上级领导又来求他继续代课,他坚辞不就,认为自己的荣誉受到了损害。他们打算去广州投奔女儿,打工为生。但在车站他让老婆一个人先去。最终,他把最后一个学生送入初中后去广州做了一名城市地下管道维修工。他再次证明了他的“多能鄙事”。

另一个课堂作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多少个日夜,我在书海中不断探索与发现,享受着知识带来的满足与快乐。书,是我进步成长的阶梯,也是我增长知识的另一个课堂。

在书中的课堂中,我看到了乌江亭边西楚霸王自刎的血泪史。

夕阳如血,伴随着四面的楚歌声,长刀划过虞姬那白嫩的脖颈,只留下一抹腥红。你带着仅剩的几百人马,在乌江亭边与汉方军马殊死搏斗,杀出一条血路。当船公在江边与你会合,送你逃亡之际,你却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亭,终止了你一生的雄图霸业与曾经的辉煌。

虽有李清照颂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但是,“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倘若,你拥有着刘邦那“遇方则方,遇圆则圆”的灵动,懂得低头,带着失败重回江东,有可能便会重振霸业,改写历史。

在书中,我明白了只有学会低头,才能拥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折点。

在书的课堂中,我了解到了英国政坛上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她出生在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城镇里,但她的父亲却从小向她灌输这样的概念:即使是你坐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第一排。这要严格的要求,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无疑是苛刻的。但也因此,使她从小便养成了事事必争一流的认真态度,以至于到长大后,使她成为了英国的第一位女首相,并在世界政坛上誉为“铁娘子”。

哲人说过“不论做什么事情,你做事的高度取决于你做事的态度”,撒切尔夫人正是因为抱着“事事必争一流”的做事态度,才使其成功,成为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在书中,我明白了只有怀着良好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书是我的另一个课堂,给我带来无尽的知识与快乐。是它,给我指明前路,引领我走向洒满知识的道路!

另一个课堂作文

我是个优秀的学生,作业全部都正确。在学校里老师经常表扬我、同学们都喜欢我,在家里,爸爸妈妈也疼爱我。可是,做个好学生很累,我常常表面上很乐意,心里却不断地抱怨。

有一天,我看到了一位走路摇摇摆摆的老人。我在他后面走着。忽然,老人一不小心掉到了河里,我手忙脚乱地折了根长树枝,拉着老人上岸。可是老人一点也不沉。啊!原来他是个神仙。他画了个小人,不紧不慢地解释到:“这个是另一个你,他能帮你做不喜欢的事,你有事都可以去找他。”说罢,老神仙就不见了。

我半信半疑地决定测试一下,对了,今天老师布置了默写《桂林山水》。这篇文章老长了,我就让他来写。我闭上眼睛默念道:“我休息一会儿,你来默写。”之后,我就开始躺在床上悠然自得地休息起来。只见他一笔一画地写着,他不仅字写得端正,而且速度也很快,不一会儿的功夫,这篇文章就默写完了。

从此以后,我不喜欢的事他都能帮我做。他帮我看书、他帮我上课、他帮我做作业,我每天无忧无虑的,感觉无比地开心。渐渐地,我觉得自己能做的事越来越少。慢慢地,我发现大家都开始喜欢他,而我渐渐地不讨人喜欢。

我做了个决定,以后我再了不需要他了。那一刻,我发现天空格外的蓝,阳关格外的灿烂。顷刻间,我终于明白了:如果你远离了困难和劳累,那么荣誉和辉煌也会远离你。

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

一个人的课程是一部呼吁社会关心留守儿童和乡村教师的电影。这部电影让很多人受到启发。下面是关于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欢迎阅读!

许多关于“弱势群体”的故事片成为“弱势群体”这一指称本身所预设的“拯救”主题的简单操练;与之相对的是另一类对于边远乡村的诗学想象,它们可能会被冠以“苦难诗学”的名义大加鞭挞。这让类似题材的故事片越来越难拍。除非作者能够认识到问题的某种本质。我们来看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参展影片《一个人的课堂》。

在问题戏剧的语境中,没有什么比儿童更能显示教育的本质。从戏剧角度而言,“留守儿童”问题可能是最后一个可供我们反思教育本质的“前现代”的戏剧场景了。如今人们对留守儿童已经不再陌生和惊讶。人们普遍相信,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从属于社会机制的改良(譬如横跨城乡、蓬勃开展的“新村”建设),因而只是暂时的。至于他们的教育问题则是排在第二位的事情。何况完善的、公式化的城市教育体制已经给人们提供了可供复制的答案。在城市教育中,诸多举措的 “数据有效性”舒缓了人们的神经:公式化的升学率方案如此稳定可靠,父母和老师的角色都变得模糊和被动,仿佛教育问题已经没有戏剧性的紧迫感可言。当人们开始关注留守儿童时,他们的神经可能早已麻木,这让他们的关注流于水平,并且离问题的本质越来越远。影片《一个人的课堂》在结尾打出字幕,表明这部电影是关于留守儿童的。但影片的主角显然不是儿童,留守儿童问题被作为一个教育者的遭遇来展示。不同于新闻报道和纪录片手法的镜头美学策略(失学儿童的“大眼睛”特写),儿童在本片中趋向于沉默,这显示了一种戏剧式的反思品格,也是本片的戏剧性所在。在许多戏剧行动中,儿童的功能都是类似的。戏剧行动中的儿童有一种天然的“沉默”特性,他们的在场往往指向戏剧行动的原因,而他们本身却不需要过多地参与。让儿童创造奇迹,或者让儿童特立独行,这并不适用于严肃的主题。类似的设计很容易让人想到宗教上去(如查尔斯·劳顿执导的《猎人之夜》中的小兄妹)。没有什么行动能够比儿童的沉默更能打动人心了。我们将在影片中看到:留守儿童们一个个地消失不见,最终只剩下一个。如果导演不做妥协的话,这仅剩的一个儿童也将缺席。在这一点上,影片富有谐趣的笔调中透着一股冷酷的敏锐,催人反思而不是催人泪下。它讲故事的方式让那些敏感的观众联想到的,可能不是《美丽的大脚》,不是《凤凰琴》,甚至不是《一个都不能少》,而是《童年在瑞金》(黄军,1989)。在以往,“休克体验”对于观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如今“休克”对于观影体验而言往往是灾难性的。《童年在瑞金》那部影片给观众的休克体验可能正是本片导演所要努力避免的,然而我们还是心有余悸。不必追问导演是否因此“降格以求”,总之导演将叙事的重心转向了留守儿童教育的师资问题,并以此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原生教育环境的衰败和消失。

影片中,西甲村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死村。缺少非农工作技能的老人、小孩和家庭主妇维持着这个村子日渐凋敝的日常生活。村里的小学只剩下了几个学生,并且最终只剩下一个。我们从影片中得到的好消息是,有些学生为了更好地接受教育而转学去了县里或者城里的学校。(他们面临着另外的新的问题。)这让村小学所剩的唯一的老师宋文化的处境显得有些尴尬,并且让宋文化的坚守显得荒谬。感谢孙海英精彩的表演,他很可能为本片的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宋文化是个充满谐趣的乡村知识分子,带点孔乙己和范进的味道。他做了36年的代课老师,工资少得可怜。但他看重36年所积累起来的荣誉,(他承认那是一些小事情,但他认为足以配称得上荣誉,)并以孔夫子自比。他的愿望是尽快转正,并为此“纸上谈兵”(买不起)地去学习电脑。但他最终连打字也没学会。考场上,他在电脑面前不知所措,基本交了白卷,并瘫在地上。他也因此错过了最后一次转正的机会,并在不久后被一位大学生取代,做了农民。我们可能会像他老婆一样惋惜或嘲笑他早已被时代淘汰却不自知,但真正理解他所做的'事情的人就不会觉得他荒谬。无论剩下几个学生,他照例一本正经地打铃,一本正经地举行升旗仪式,一本正经的朗读课文,既庄重又仓促,如一场扮演——他在以代课者的身份扮演教师。打铃的工具是一根乡下人家锁大门用的旧穿铤,鼻子已经缺损,铃铛则是一截铁轨,俯拍的全景镜头中的残砖败瓦让升旗仪式显得十分萧索而讽刺。但他并不为学生的流失和乡村的凋敝而烦扰,(那是上面的事,他管不了,)即便他的超然是基于一种扮演,我们仍然为他的超然感到惊讶:他的信念与他的私心不分彼此,这让他显得笨拙。新来的那个大学生老师在高谈人生理想后偷偷溜走,这种人显得可笑。(宋文化最终证明他的方式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宋文化以私心为他的信念辩护,正是这一点让他与这个“以信念为私心辩护”的时代格格不入。这一点足以打退一切苦难诗学的指责,并让谐剧精神占领这部影片。大学生老师溜走之后,上级领导又来求他继续代课,他坚辞不就,认为自己的荣誉受到了损害。他们打算去广州投奔女儿,打工为生。但在车站他让老婆一个人先去。最终,他把最后一个学生送入初中后去广州做了一名城市地下管道维修工。他再次证明了他的“多能鄙事”。

另一个课堂作文

那天是周末,我在家中正看着电视,无意间看到了一场拳击比赛,它给我上了精彩的一课。

这是一场亚洲人和欧洲人的对决,那个欧洲人个子很高,肌肉凹凸分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强壮,而那个亚洲人则显得十分弱小,仿佛是觉得那位欧洲选手随便给他一拳便可以解决一样。我从拳击比赛一开始就觉得那位欧洲选手一定会赢得比赛。

刚一开始,那位欧洲选手拳势凶猛,势不可挡,打得那位亚洲选手连连躲闪,没有机会进攻,但是渐渐地那位欧洲选手的拳势弱了些,而那位亚洲选手还可谓是精力充沛。完全有机会还击,可是他还在等。攻击时也只是几个刺拳的轻击,在试探那位欧洲选手。此时那位欧洲选手便显出有些放松的状态。他打出一记长拳后,收拳的动作稍稍慢了些。而那位亚洲选手却趁机直冲上去,一记重拳打在那位欧洲选手的面门上,又是一记勾拳打在了他的腹部。瞬间,那位欧洲选手显得有些发晕。接着,亚洲选手又乘胜追击,几记重拳打在了欧洲选手的面门与小腹。刚才那个还如蝼蚁般弱小的亚洲选手一下子犹如下山猛虎,片刻间便击倒了那位强壮的欧洲选手,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拿到了金腰带。

我看了这场比赛,心中不免深有感触:那位亚洲选手以退为进,在别人强势时暂居于弱势,当别人露出破绽时再用尽全力击溃对手。

我想这不仅仅在拳击比赛中适用,也在乒乓球比赛中适用。不久前我就把从另一个“课堂”中所学到计策的运用到与球友阿昊的切磋中。昊哥的球来势凶猛,如果我拼命蛮干,必定不是其对手,只能学习那位亚洲选手的特点:避其锋芒!我接他的球时并不用力,只是挡球。抽了五六板后,昊哥的体力没有一开始那么强势了。每次回防都比原来慢了数倍。我便开始反击,一会儿调左边长线,一会儿调右边短球,把他的巨力化开数十秒后,他就会破绽百出,我抓住机会,猛地一板抽去,一下子赢了一个球。一局十一个球,我依仗着这种避其锋芒的办法,成功以碾压式击败了昊哥。

生活是一本大百科全书,我要努力去发现。另一个课堂上,我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受用终生。

另一个课堂作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多少个日夜,我在书海中不断探索与发现,享受着知识带来的满足与快乐。书,是我进步成长的阶梯,也是我增长知识的另一个课堂。

低头创造转折点。

在书中的课堂中,我看到了乌江亭边西楚霸王自刎的血泪史。

夕阳如血,伴随着四面的楚歌声,长刀划过虞姬那白嫩的脖颈,只留下一抹腥红。你带着仅剩的几百人马,在乌江亭边与汉方军马殊死搏斗,杀出一条血路。当船公在江边与你会合,送你逃亡之际,你却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亭,终止了你一生的雄图霸业与曾经的辉煌。

虽有李清照颂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但是,“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倘若,你拥有着刘邦那“遇方则方,遇圆则圆”的灵动,懂得低头,带着失败重回江东,有可能便会重振霸业,改写历史。

在书中,我明白了只有学会低头,才能拥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折点。

好的态度决定一切。

在书的课堂中,我了解到了英国政坛上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她出生在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城镇里,但她的父亲却从小向她灌输这样的概念:即使是你坐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第一排。这要严格的要求,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无疑是苛刻的。但也因此,使她从小便养成了事事必争一流的认真态度,以至于到长大后,使她成为了英国的第一位女首相,并在世界政坛上誉为“铁娘子”。

哲人说过“不论做什么事情,你做事的高度取决于你做事的态度”,撒切尔夫人正是因为抱着“事事必争一流”的做事态度,才使其成功,成为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在书中,我明白了只有怀着良好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书是我的另一个课堂,给我带来无尽的知识与快乐。是它,给我指明前路,引领我走向洒满知识的道路!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努力构建温情的课堂。本文论述了构建温情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教师需要具备人本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选择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关键词:温情课堂;人本教育思想;非智力因素;学习方式;多元智能。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方式的改变强烈地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掌握的相关教育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以知识形态出现,而是以行为方式呈现。所以,教师现在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师就必须努力构建人性化的温情的课堂教学。

一、温情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人本教育思想。

理解人本教育思想的内涵是教师构建温情课堂的关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

1.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知、情、意全面发展,能自我实现的人。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他说:“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马斯洛认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人们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说:“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个性能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程度的发展”。罗杰斯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促进学习和变化,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他认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惟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罗杰斯认为,按此教育目标培养出来的人能充分发挥他所有的组织潜能,对社会和他人具有建设性和信任感,而且具有理性的面对现实的精神。

2.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其所能向这个容器中灌输知识。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此,罗杰斯提出要废除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他认为,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一种辅助者与学习的主人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承担学习的责任,师生之间的感情要和谐。

3.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互动,学生自发、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

在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上,罗杰斯强调教学要以学生经验的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学习动力。他始终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加以接受,作为一个具有各种感情、埋藏着大量潜能的尚未臻于完美的个体对待。为此,他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其具体做法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制定课程计划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包括自己的学习经验或其他经验、书籍、参考资料及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单独或同学们一块形成学习计划,把探寻自己的兴趣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学习目标由学生自己确定;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由学生做出;促使学习以一种更快的速度更加深刻地进行下去,并渗透到学生广泛的生活和行为中去,使学生的情感、理智沉湎于这一过程的始终。

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内容不同于数、理、化枯燥的数字和公式,更不同于一般的物品,而是一种交往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是人生命的一种状态,一种需要,它灌注着主体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体验,显示着沟通的渴望。因此,英语教学应从纯工具性走向人文性,关注律动的生命。换言之,英语教师要真正实施“人性化”教学,英语课堂要成为充满温情的课堂。

1.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设计对象是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不是物,不是任意摆布的“学习机器”,在重视英语知识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生命性、人文性的感悟和表达。

2.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愿望、兴奋感、困惑、焦虑及烦恼,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差异,想学生之所想,感学生之所感,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3.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4.教师善解人意,要学会等待,不要指望你的一次教育就能成功,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想,要对自己的学生始终充满激励,充满赏识,充满尊重,充满期待。一句话,使课堂充满温情的人文关怀。

二、温情课堂教学构建必须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高质量的教学依赖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而非智力因素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保障。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学习时,学习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功。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的调动,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使学生大脑积极思考的气氛,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由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人性的活力得以充分展现,智力因素才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温情课堂教学构建必须选择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应试教育阶段,由于长期的灌输式学习,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人性体验,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显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选择接受、探索、模仿等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设计为分组学习、理解、学生提问。这样就完全打破了过去课堂上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温情的课堂教学构建必须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论向我们提示了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现实生活也需要每个人都利用各自的多种智能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通过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不同智能,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发现、收获并获得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同一概念或同一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智能,不光使学生认识静态规律,更要认识动态规律。

五、温情的课堂教学构建必须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然要回归生活。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教师必须开放自己的课堂,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机会。将课堂带入真实的生活,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这样将校外环境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运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英语学习与生活的应用问题,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因而,教师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时,一定要把握其精髓,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温情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许永红.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文化[j].思想理论教育,(z2).

另一个课堂作文

太爽了!我试着想了几句话,那个我都一一说出来了,既然这不是真的我,那我何不把昨晚的事和妈妈“理论理论”?我知道妈妈是为我的学习着急,可是我受不了她的态度,也不喜欢妈妈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和我作比较,我也承认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有问题,可是妈妈在气头上,我也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不愿意承认错误去和妈妈沟通,就这样僵持着,我自己心里不舒服,相信妈妈也很难过,现在好了,有了另一个我,我可以通过他把我真实的想法告诉妈妈,反正挨揍了也是他的事。

妈妈听完他代我说出来的话,我看见妈妈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把另一个我紧紧抱在怀里,他们和解了。

“妈妈,还有我呢,也抱抱我,我在这里”,我怎么又躺在自己的床上了?妈妈在床边大声的叫我“快点起床,要迟到了!”,我看着妈妈的脸,揉揉眼睛,“妈妈,我想和你谈谈……”

另一个课堂作文

朗朗的书声总是丰富着每一个早晨,让人想起在一个个课堂上的学生们正进行着一天的学习。提起课堂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坐有四五十人的明亮地方,以及父母给我们报的补习班等。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课堂,比如,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

从我“哇哇”地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和亲人就当了我的第一任老师,哄着我静静地入睡,教会我懂得安静。鼓励我从双手爬,到双脚走,从“啊啊”乱叫到叫了第一声“妈妈”。当学会了唱《abc》时,虽然唱得很模糊,却得到妈妈的赞许,也使我对唱歌有了浓厚的兴趣,让我懂得了努力与动力的关系。

记得第一天去幼儿园,我哭着不肯进去,紧紧拉着母亲的衣角,因为我不认识这里的人,心里十分害怕。妈妈用温柔的声音安慰我,鼓励我去尝试交朋友,让我度过了第一个“交友日”(第一次体验友谊学会社交)。

每次去外婆家,妈妈都会帮着外婆干家务,洗衣服、炒菜、烧饭,照顾腿脚不好使的外公,督促他吃药,给他剃头,带他去练习走路等。有时也会把轮椅搬下楼推着外公去外面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看到这些让我领悟到做人要学会一个“孝”字,体贴生我养我的父母,尽到儿女应尽的义务,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每当看见母亲在忙碌的工作后,仍然不辞辛苦地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心里一阵感动。

为了我更好地成长,妈妈每天陪着我锻炼身体。在唯一可以放松的双休日,还要骑车带我去上补习班,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妈妈都会等我,而迎接我时她却总是一脸的笑容。妈妈的付出更让我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爱,亲人之间的那种亲密的关怀。

在12岁时,亲眼见到敬爱的爷爷永远地离自己而去,有种撕心裂肺的痛,每次祭拜爷爷,心里总有一阵酸酸的感觉。经历了失去亲人的感受后,又明白了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是多么的宝贵。

而这些感受,就是我在另一个课堂里所学到的,最基本也是最难学成的人生之理,这些是在学校的教室里学不来的。

在家庭的课堂里,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也许就能悟出一个从未参透的道理,这个课堂看似简单却包含了许多内容,在不经意间带给你许多,需要你慢慢地去体验、去学习!

家———永远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课堂。

另一个课堂作文

我向往并喜爱着一切美好的事物,并因它们的存在而深深地感动着。亲情,一个让我心潮澎湃的字眼,始终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好伟大,人间有爱好伟大。

一个红砖绿瓦、井井有条的农家小院就是我的家。在这个温馨的家中,我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动。

爸妈之间平淡而又深沉的爱让我感动。他们虽然都已年近半百,但相互之间温柔的关怀却丝毫没有改变。妈妈常把爸爸当成小孩子看待,关心着他的一切,工作过后书桌上的一杯热牛奶,旧衬衫上一颗将掉的纽扣儿。我不懂什么是爱情,但心中时刻有种感动。从爸妈那儿,我懂得了爱情不一定非得轰轰烈烈,平凡中的相互关心与支持才是真爱,真爱才会永久。

对人对事一定要怀有一颗宽容而善良的心。这是刚刚过世的奶奶留给我的最有价值的财富。她是一名随着新中国一起奋斗、成长起来的老人,身上具有朴实、宽厚的美德。据我所知,经济拮据的她救助过好多好多穷人。奶奶一生平凡,但她是我内心深处最敬重的人。只懂得付出,不图回报,这是多么高尚的品德啊!

天有不测风云,爸爸竟然会因血压过高而引起脑血栓,恰逢我在家休息,便由我来照顾他。他左脑失控,引起右半边身子不听使唤,我就早起陪他锻炼,一遍又一遍。爸爸走得稳些了,会像小孩子一样兴奋,又喊又叫,我的心又疼又甜。一步一步地练,爸爸终于可以下床稳步地走路了!在他生病期间,我学会了正确使用血压计,学会了如何扎针、拔针,学会了一些高血压和脑血栓药物的服用方法。看着爸爸一天天好转,我学会了细细体会生命,体会浓浓的爱。

家是任何一位浪子魂牵梦绕的地方,上天或许会带给它一些灾难,但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却会更多更多。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家和我亲爱的家人,并时时从生活中受益,学会如何享受生活。

另一个课堂作文

在现实生活中,我总是自卑,自卑自己为什么长得这么矮,还有些胖。真希望有另一个我,另一个十全十美的我。另一个我,长得白白的,高高的,瘦瘦的,身上穿着昂贵的衣服,脸蛋水嫩嫩的,一对柳叶弯眉,一张樱桃小嘴,漂亮极了!

另一个我,一定要特别细心。离考试还有一周,我会认真地复习,不会漏下一个错误,词语。终于到了考试,我信心十足地走进了教室,等老师发下来卷子,我会认真地阅读一遍,再开始审题做题。在做题中,我一点都不马虎,做完了题就赶紧检查,一遍一遍地检查下来,会发现不少错误。终于成绩下来了,我考了100分,又看到了妈妈满意地笑脸。另一个我,一定要见义智为。

有一天,我准备去书店买书,在路上经过一个瓜摊,呀,有小偷!小偷正从瓜农的口袋里拿钱,而瓜农还毫无知觉地趴在西瓜上睡觉呢。我大喊一声:“师傅,给我挑俩西瓜吧!”瓜农一听见声音,就连忙醒来,却突然发现腰包上有一只手。他立刻抓住了小偷,拨打了110、瓜农会说:“太谢谢你了,送你个瓜吧!”当老人要过马路时,另一个我会毫不犹豫地过去扶老人;当参加舞蹈比赛时,另一个我会尽全力而赢得金奖;另一个我会做一顿丰盛的饭,让他们美美地享用。总之另一个我的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